“江西人识宝,崇明人猜天。”千百年来,庄稼生计、渡江往来只能听从风、雪、雨、雾“天命”的崇明人,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积累了丰富的观察气象经验而得此美名。
但那些摇着橹、划着桨,历经风雨、飘洋过海从四面八方登上这个岛屿的崇明人的祖先一定猜不到,某年某月某日他们水中飘摇、露宿江上而萌生的筑桥之梦真的一朝能圆。
1300年来,这个形似春蚕的沙岛一直孤独地横卧长江口,“潮来一片白茫茫,潮去一片芦苇荡”,唯有南来北往的百万候鸟年年作伴,徜徉海风,日出夕阳。
今时今日,已经上马的沪崇苏通道工程起自浦东五号沟,接上海郊区环线,过长江南港水域,经长兴岛再过长江北港水域,止于崇明陈家镇,暂接陈海公路,全长达255公里,项目总投资将达123亿元。天堑和气候都不再能阻碍崇明归依大上海的怀抱。
崇明是大自然的产物,现代文明的发展终于使它不再为大自然所囿。这个明太祖朱元璋口中的“东海瀛洲”,在与机遇一次次擦肩而过后,终于不用再望天兴叹
与天奋斗的沙洲文明
历史绵长、禀赋甚好的崇明也是文化悠远。据说,世界上最大的泥沙冲击岛,也就是长江口的崇明岛是沙洲文明的典型。
岛上的居民语言带有文言和戏剧色彩,把“什么人”发音叫“何人”,把“老婆”叫“娘子”,把家里可拆卸的大门叫“沧浪门”。在明清时代,《牡丹亭》这样的艺术曲目曾在崇明乡间十分流行。崇明方言中最普遍的读音“ha”原来不是“哈”,而是文言味道十足的“何”。这种被忽视的沙洲文化中既包含了农耕文明,也有航海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影子。
崇明岛临江濒海,岸线绵长,筑堤固岸向为首要。明代嘉靖中曾筑官坝于吴家沙,以后又相继筑北洋沙堤、平洋沙提、刘公堤和赵公堤。崇明历史上的南坍,1960年起基本停止,面北涨却在加速,岛的北部和东西端仍在不断淤涨。解放后,全岛人民修堤筑岸,兴建海塘,并港建闸,整顿水系等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先后在江海易坍地段建丁坝188道,建护坡护坎122.75公里,并拓宽增高加固堤岸,能抵御历史最高潮位5.80米和十一级强台风的同时袭击……实现了前人所向往的金堤巩固,永庆安澜的盛世之治。
早在明代抗倭斗争中,崇明沙兵就以英勇善战著称。崇明人才辈出,代有贤能。元代有首创海运的朱清,明代有兵部重臣沈廷扬,清代有外交官李凤苞、南部重臣王清穆,近代和现代有航海界的陈干青,电信界的陶胜百,军界的沈应时,新闻界的孙瑞芹,科技界的施汝为,金融界的孙瑞璜,妇女界的冯光灌,教育界的王栋、陈思义、赵国华等著名人物。
百万候鸟海上憩站
最宠爱的龙珠同样有着让人羡慕的天然秉赋。
日出东海,海风拂低芦苇荡,白鹭、白头鹤、海鸥、银鸥等候鸟飞去往来,成群单飞,时高时低,时近时远,时隐时现,小天鹅们也在滩涂上游弋……此景并非梦境,在东滩,它已陪伴崇明人多年。
位于崇明岛最东端的东滩是长江径流中泥沙的主要沉降区域之一,这块以每年140米左右的速度向外延伸的“天上掉下来”的土地,已于1992年被列入《中国保护湿地名录》,2001年,正式被列入“拉姆萨国际湿地保护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之所以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源于其在全球范围内也十分关键的自然地理位置———候鸟南北迁徙路线的东线中段。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上旬,在澳大利亚越冬的候鸟北飞前往其繁殖地西伯利亚,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折返,在两度长达7000多公里的漫长飞行旅程中,几近飞行极限时,无力支撑,遇到中段的东滩,只好停下来养精蓄锐。于是,东滩便成为了东亚最大的候鸟保护区。早在1981年,中日两国写定保护的227种鸟类中,崇明就有132种。如今,近百种、200多万只候鸟都已此为憩站,其中还不乏国际濒危鸟类。
坐着牛舢板入东滩看鸟,被蓝天清水江滩白芦迷醉,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已成为不少上海人零距离触摸自然的选择,更有一些爱鸟之人不远千里前来探寻东滩的芳容。
往西走。同样,坐落于崇明岛中部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也是观鸟者的理想选择。这个原名为东平林场的森林公园占地5400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造林场,在茂盛森林和碧波湖水间,一个14米高的观鸟台伫立其中,登台静眺,蓝天下、树梢间,鸥鹭斜飞滑翔,野趣横生。
除了自然景观,崇明还有建于明代的崇明学宫、寿安寺,清代所见的金鳌山等名胜,而在滩涂围垦上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崇明蟹、老白酒,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根据1994年至2000年的统计数字,崇明岛已累计接待游客450万人次,每年以27.2%的速度递增。崇明的旅游业已凭其禀赋而日益发光。
长江最宠爱的龙珠
“崇明其实是长江的儿子,而且一定是宠爱的那一个。”在崇明采访的几天里,处处感受到崇明人自然流露的自豪之情。
长江泥沙积淀而成的崇明事实上确实历史积淀深厚。“当长江携带着大量泥沙奔流而下汇入浩瀚东海,崇明岛是她一路欢腾奔向大海时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纪念。崇明,是离她生命最近的一个孩子。”有崇明人这样动情地描述。
这样理解的理由也很充分,正因为是最宠爱的龙珠,长江给了他最令人羡慕的区位优势:长江入海口和中国东部海岸的中心位置,长江黄金水道和以上海市为中心的黄金海岸的交汇点,内通长江沿岸18个省市,外通太平洋。
记者查询有关资料:崇明岛露出水面、渐渐成陆始于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根据记载,当时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
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置天赐盐场,隶通州。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公元1369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为县,先隶苏州路,后兼隶太仓州。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个区县中唯一的县。
十年上岸梦
崇明古代居民多以渔樵为生。980年(宋太平兴国五年),曾为流放地,囚徒在此煮盐,盐业始起。1222年(宋嘉定十五年),姚刘沙和三沙均设有盐场,元朝时盐业仍十分兴旺。到明清时期,农业、棉纺织业和沙船业成为崇明的主要经济支柱。沙船业盛时有近700艘沙船从事海运;棉纺业兴旺时,曾有织机声彻夜相应之说。
时光荏苒,这些盛景都已不再,崇明成了农业大县。土地资源得天独厚的崇明,身上汇聚了众多不可思议:发达的江海经济使上海步入太平洋西岸的国际大都市之列,而崇明只能南望繁华又无奈低头继续自己的农耕文化;崇明的身体在不断“长大”,可它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目前,崇明的GDP约占上海的1/70,而贫困人口却占全市的1/3。根据崇明县政府提供的一组数据,全上海市的17个困难乡镇,崇明占到了10个。崇明还有一大批弱势群体,年收入不到1980元“生死线”的崇明人达到3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崇明农业人口过剩、三产对劳动力的吸纳力量不够、工业水平落后、民营经济更是薄弱。在政府支持下,一些年富力强的崇明人只能谋求岛外就业。统计数字表明,目前约有7万人在岛外就业,市区的10万出租车司机中有2.5万人为崇明人。
崇明历史上工业基础历来薄弱,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46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7%。崇明工业真正的起步发展,到70年代末才实现。
“一江隔两岸,南北长相叹。”完成了沙与水演绎的崇明,正直面水与岛的矛盾。
其实,建立一条连接市区与崇明、进而沟通江苏的沪崇苏大通道的设想,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正式提出。甚至有专家提出了东线、西线和中线三种设想。然而好事多磨,方案议论了好几年,100多亿元工程投资无从筹措。好不容易前年获得国务院立项,去年正式审批时,又适逢宏观调控,审批进度也因此放缓。
“这一次,不会再有变化了,崇明的未来一定很美。”2004年12月28日,隧桥工程启动之日,崇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根据国务院对《上海市总体规划》批复中崇明作为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的要求,市第八次党代会已经提出“制定崇明岛开发总体规划,加快越江通道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崇明开发准备”的要求。目前《崇明岛域总体规划》已完成规划纲要审定和国际方案征集评选,完成了整合优化,即将上报市里审批。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崇明建设成集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科技研发岛于一体的面向西太平洋沿岸的国际性“海上花园”,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人文生态活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辐射长江三角洲和中国沿海大通道新增加的“北翼纽带”。
时代变迁,即将开工的大桥和隧道表明,崇明新的“天命”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