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购买年货不能凭感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08:04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曹新伟

  春节将近,采办年货的消费者开始涌向众多卖场。记者近日在多家超市和菜市场看到,在一些食品柜台前常常会汇集众多的消费者,其中尤以各种保健品、黑木耳、肉制品、葡萄酒这些年货“老面孔”专柜前的购买场面最为活跃。可是,近日在我市卫生监督部门进行的专项检查中发现,部分食品仍存在诸多严重的安全问题隐患。

  味不够添加剂来凑

  一年一度的春节,人们走亲访友常常会带上蜂王浆、燕窝、营养液之类的保健品,但抽查中发现,许多商品名不副实,甚至还在其中违规添加了食品添加剂和色素,如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等。在检查中,检查人员在一食品批发部抽检一家公司生产的“花旗参口服液”时发现,这种口服液中所含的山梨酸和甜蜜素指标均不合格。

  而在一些葡萄酒中这种情况同样比较普遍。一些葡萄酒生产厂家违反正常工艺及标准要求,在葡萄酒中添加了苯甲酸、柠檬黄、苋菜红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早在2004年7月1日起,“半汁葡萄酒”就已禁止生产和销售,但在此次抽查中检查人员发现仍有不少“半汁葡萄酒”堂而皇之地被摆在货架上。

  “早产”食品屡见不鲜

  检查中还发现,一些厂家为了延长销售时间,仍采用食品“早产”的办法来“对付”顾客,这类现象大致集中在面包、牛奶、素鸡等这些保质期短且顾客对其生鲜度要求高的食品中。据了解,“早产儿”一般会在下午3时之后出现,因为一般超市的送货时间都是在下午,售货员容易因为疏忽把应该第二天上柜的“早产儿”摆上柜台。在南岗区某超市中,记者发现,保质期为一天的散包装榴连肉的外包装上清清楚楚地打着第二天的日期,而且包装盒内的榴连肉已开始“渗水”。

  对此,有关部门建议消费者,节日期间在选购商品时,除了要到大商场、超市购买外,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商品,尤其要注意辨别商品的包装、成分和生产日期等商品标志;同时还应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增强食品消费的防范意识。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