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是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广州市政府近日主办的“商业流通与国际竞争力”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WTO后过渡期,我国应进一步加快流通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表示,现代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流通效率的竞争。特别是从制造业的再生产过程来看,产品处在制造环节的时间越来越短,而绝
大多数时间处在流通环节中,大约占85%—90%左右。因此,流通速度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率和速度。同时,流通还具有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认为,不断成熟的流通业对经济平稳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我国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这一轮物价上涨中,原材料、上游产品的涨幅要远高于终端产品,期间流通企业在阻止物价过快上涨、缓解通胀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州市副市长王晓玲认为,中国加入WTO承诺了在分销领域逐步开放,这对广州的商品流通产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将加快商品流通产业自身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广州商品流通产业散而小的局面;其次可以推动和促进广州市的流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再次,它将促使政府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改革现行流通管理体制,按照市场导向的原则发展广州流通产业,从而有利于现代商品流通体制的建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04年9月,我国商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亿美元,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76家,分店4800多个。外资商业以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和大型综合超市等有较大影响力的业态为主要投资方向,对国内零售企业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到来,国际流通资本的进入势必加速。我国流通业发展存在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市场主体规模偏小、企业经营方式落后、单体分散经营的主体所占比重较高等问题,影响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谢伏瞻指出,整体而言,目前我国流通效率还比较低,现代化水平不高。2003年我国企业500强中的商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年周转速度仅为2.4次,而发达国家商业企业资金周转最高的每年达到20多次。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只有10%左右。我国流通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资金规模、营销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竞争能力还不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博士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应大力推广连锁经营,力争用数年时间确立其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这应是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改革。要建立和培养一批连锁示范企业,鼓励其通过资本运营等多种方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业主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管理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作者:王乃水 张朝祥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