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外商独资首获药品经营许可 葛兰素史克试水医药流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09:1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夏金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药品流通领域全面开放之后,全球排名第二的研发、生产型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竟然成为第一个作为外商独资的企业在中国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我们是一个研发、生产型的制药企业,虽然拿到药品经营许可证,但是并不表示我
们以后在中国要大力发展医药流通业务,这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在全球其他地方也没有开展药品流通业务。”葛兰素史克公司事务部媒介经理肖伟群告诉记者。

  刚刚过去不久的2004年12月11日,是中国政府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医药分销市场最后的期限,但是时间证明,并没有出现原先预计的、外资蜂拥药品分销业的局面。一方面,新的外资并没有随着药品分销业的开放而进入中国,另一方面,在中国扎根多年的葛兰素史克却开始试探性地进入药品流通业。

  葛兰素史克试水医药流通

  葛兰素史克作为第一家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看起来有点偶然,似乎葛兰素史克对药品流通没有特别的“野心”。“我们只想从代理商那里拿回自己的产品,以提高批发的效率。目前,公司并不会大额投资或再组建新的公司,也不会开展其他公司药品的批发业务。”肖伟群告诉记者。

  据了解,早在去年2月,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的独资企业——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开始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根据2004年2月份商务部颁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外商独资的投资性公司可以“在国内外销售其所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由此,葛兰素史克向国家药监局申领《药品经营许可证》,并于2004年10月获批,但只能销售自身旗下的药品。2004年12月11日,医药商业市场全面对外资开放后,手握《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葛兰素史克有资格开展全面的医药商业业务。

  据了解,2001年初,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完成合并,总公司注册地在北京朝阳区,注册资本2.3亿美元。在进入中国的近20年间,葛兰素史克先后投资成立了7家公司,其中5家为合资企业,全部业务由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和消费保健品四大部分组成。据肖伟群介绍,这次药品经营业务将主要涉及到药品业务。据了解,目前,葛兰素史克在中国生产处方药的工厂是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和葛兰素史克(苏州)有限公司,葛兰素史克分别拥有其90%和100%的股份;其非处方药的生产厂主要是中美天津史克有限公司。

  外资搅动医药流通业

  “一般来说,研发、生产型的制药公司自己涉足药品流通的做法不是很经济。”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则认为。据了解,由于专业的药品经营企业专注于药品流通,效率比较高。同时,这些药品经营企业这些有自己长期形成的一套客户网络,有自己的客户资源。据业内人士分析,葛兰素史克进入中国多年,目前已经在处方药、非处方药领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特别是在肝炎等治疗药物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因而葛兰素史克不太为其药品的销路发愁。据了解,葛兰素史克在拿到药品经营许可证之前,需要找国内药品经营企业代理、配送自己的产品,拿到药品经营许可证之后,代理将由其自己来做,国内药品经营企业将只是为其配送药品,这意味着代理这块的利润将被葛兰素史克拿走。

  “对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来说,如果葛兰素史克取消我们的代理,影响不会太大。”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企划部的朱京津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国内代理进口、合资药品最大的国内医药商业企业。“首先,我们代理的药品品种比较多;其次,我们也有良好的客户资源。在目前的状况下,外资药品经营不会对这个市场有太大的冲击。”

  早在2003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药品分销公司——永裕新兴药品公司正式开始组建,隶属于瑞士裕利集团的裕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新兴医药科技发展总公司。一年后,当医药分销领域真正全面对外放开的时候,人们发现,并没有出现早先想象中外资蜂拥而入的景象,尤其是在药品批发环节,更是少外资问津。目前,出现只分销自己药品的葛兰素史克,似乎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药品分销公司,也看不出对中国流通市场有什么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国外很多药品分销企业对中国药品市场的态度是“暂观其变,蓄势待发”。外资企业的谨慎态度中有对市场考察一贯的慎重,但更多的恐怕是对进入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担忧。目前,一方面,我国药品批发企业目前的状况是太多太滥,恶性竞争严重,国有企业还占有一定的政策优势,竞争环境不够公平。另一方面,整体看来中国医药分销市场庞大,但事实上非常分散,直接导致了企业成本上升;而医药商业所需的配套设施建设,如交通、电信、网络等基础建设的不健全更是影响着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医药商业领域存在的流通环节复杂、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及资金拖欠等诸多问题同样是外资不敢轻易进入的重要原因。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永裕新兴与国内经营进口产品的几大医药公司已经进行了几个回合的角力,竞争缘于进口产品代理权的争夺。裕利方面拥有很多跨国公司产品在亚太地区的代理权,但在中国内地,这些产品早已拥有固定的代理商,并且这些代理商早已与相应的跨国公司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国内企业因拥有网络、客户关系等地利、人和,还在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目前,葛兰素史克已经获得了药品经营许可,意味着跨国制药公司下一步将有可能取消中国本土商业公司的代理权,如果这类跨国制药公司增多、或者跨国制药公司和永裕新兴这类国际化的药品分销公司进一步合作的话,无疑会对中国医药分销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外资进入中国医药分销市场是渐进的,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目前,其优势在中国还没有明显显现,但其潜力不可小觑。”朱长浩认为。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