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下令关闭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经营状况最恶劣、负债程度最高的银行。
随着时间的推进,效益最差的银行感到了压力。业界充斥着关于银监会与人民银行将对半打以上经营恶劣的银行实施停业或接管处理,以便在明年中国银行业向国际竞争敞开大门之前完成业界整顿。
上海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吴勇刚认为银监会乐于关掉那些最糟糕的城市商业银行———这招叫“杀鸡儆猴”。
城市商业银行仅占整个中国银行总资产的6.27%,但却在城市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者如何对待城市商业银行将反映出他们准备如何进行下一阶段的中国银行业改革。
对于那些有兴趣购买中国银行资产的外国银行而言,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机———银监会欢迎这种性质的投资,而压力之下的各大银行也需要增加资产、改进效益。
但去年银监会表示对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逐渐失去耐心。
去年6月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上,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表示,解决历史性呆账、接受战略合作伙伴和建立健康的商业银行的时机已经到来。
去年8月,他为整改设定了一年的期限。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被划分为六类,被划到第六类即最低等级的那些管理低下、不符合银监会标准的银行将被“废除”。
吴勇刚指出,银监会虽然试图关闭那些效益低下的城市银行,但考虑到此举给社会和金融稳定造成的影响,银监会的行动可能放不开手脚。“各市政府往往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大股东,他们的态度会产生决定性作用。如果换成是你,要如何处理公众在银行的贷款和存款呢?”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1月底,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达1049亿元,比率达到12.36%,大大低于34.32%的历史峰值,这多亏了各地政府的支持,积极进行资产结构重组,利用利润抵偿负债。
2003年底,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6.36%,低于8%的最低国际接受水平。同时,总资产达6.27万亿元,占中国银行总资产的的6.27%。
银监会一直在鼓励国内外的国家性银行和私营企业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投资,以改良城市商行的资本金、管理工作和技术水平,降低风险和坏账比。在中国各主要城市中,这一策略已经取得了成功。
例如,2001年汇丰银行收购了上海银行8%的股权。去年,加拿大的丰业银行和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分别购买了西安市商业银行的少量股份。澳洲联邦银行购买了位于山东省省会的济南市商业银行11%的股份,并正在与杭州市商业银行就股份收购进行洽商。
北京银行上周表示正在与一家海外金融机构进行谈判,出售24.98%的股份。
去年12月,兴业银行收购了广东佛山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首例合资银行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收购案。佛山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由7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而成,当地政府持股50%,该行不良贷款额极高,管理水平低下。收购案就该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艰苦谈判。最终,中国工商银行只承担了该行资信最高的五级贷款,余下部分由佛山市政府部门处置。
佛山市商业银行收购案说明,要为小型而效益低下的城市商业银行找一个买家困难极大。2003年底的官方数据显示,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良好与经营不善的分水岭异常鲜明。
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的60家占到全部城市商业银行资产的75%,平均坏账率为6.7%。而仅占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14%的35家银行平均坏账率达到23.41%。最差的17家银行占总资产的11%,平均坏账率为43.9%。
去年11月,银监会公布了城市商业银行管理方针,要求他们实行国家银行的五类贷款分类体系。该方针还要求他们降低坏账率,增加资本金,改进企业管理与风险监控机制,鼓励那些经营健康、运转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收购陷入困境的同行。只要达到银监会的要求,他们就可以申请更多的经营权限,并与别的城市商业银行竞争。
“你只要观察一下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运营情况,就会发现他们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极为严重。”银监会这样表示。
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艰难处境源于成立之初,当时政府决定将2200家城市合作社合并到城市商业银行中。像大型国家银行一样,他们的使命就是向政府和政府企业提供资金。
结果,这些银行的财务状况成为其所在城市经济面貌的直接反映。实力最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往往位于东部各大城市中,比如上海、南京、温州、济南和青岛,而最弱的银行则地处中国腹地与西北地区。
效益最差的银行最可能遭遇的命运是与已有的金融机构合并,或被其收购。但关闭和破产现在已经写上了日程。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1月19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