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把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首位。其中,物价调控目标为4%,基本与2004年持平。这实际上也是向央行提出了要求,毕竟稳定币值是央行任务。
从2004年来看,全国CPI在连续4个月超过5%(6-9月分别比去年同月上涨5%、5.3%、5.3%和5.2%)后,10、11月份分别增长4.3%和2.8%。种种迹象表明,物价有
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说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通货膨胀的压力减小。
一般来讲,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一个关键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购买食品、住房和公用事业等,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标。在中国,食品价格在编制CPI时通常占比为25%,而在发达国家,食品价格的占比通常较低。
在看到2004年物价回落的同时,更多的人对2005年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判断,一些人士认为,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物价涨幅的回落。从国际看,有预测认为,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比去年回落20%左右,受此影响,能源、原材料价格指数涨幅将放缓或者明显回落,这将减轻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从国内看,预计2005年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出口增速也会向下调整。
那么,为什么中央银行还将货币供应量的目标由17%降为15%?
从大的方面来讲,影响2005年物价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因素。面对市场各种不确定性,中央银行如果把货币调控目标定得过于宽松,就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特别是在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经济的盲目扩张会倒逼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从而加剧企业融资结构的失衡和金融风险,导致通胀压力。
二是投资的压力。众所周知,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急速下降的过程,即由年初53%涨幅,仅3个月就下降到34.8%,到11月末,更达28.9%。投资增速虽然已经下来,但并不能说问题已经解决。其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的经营机制、运行机理等问题依旧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导致经济萧条,要么是非理性的膨胀,因此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5年定为“改革年”就不难理解了。
核心CPI事实存在明显的上涨压力。尤其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工业品价格与这些领域的过度投资密切相关,而货币增长会构成这些领域过度投资的辅因。在2004年一季度,增幅最大的是基本建设投资,客观上为房地产投资和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间接推动了这些产品价格的上涨。
三是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影响。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温和增长的大趋势更加明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4%,高于2000-2003年3.5%的平均增速;世界贸易量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有望延续2003年以来的上升势头。
正因为如此,中央银行不断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等手段来调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调控社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从具有代表性的资产价格——房地产业的资金投入看,从2004年2月到11月,全国房地产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总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分别为,28%、24%、23%、23%、22%、21%、21%、20%、19%和19%,呈现逐步下降态势,尽管如此,它仍远高于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在间接融资的比重。
因此,2005年不能排除有轻度通胀的可能,大约是在5%到7%之间。然而,中国经济早已经走出了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时代,不会再出现过去两次通胀时超过20%以上的通胀率。虽然相当部分的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最终会传导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去,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也在提高,通胀的压力时刻存在,但总的趋势是温和的和可调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