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制度各方应珍惜权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8日 14:45 上海证券报 | |||||||||
进入询价流程的华电国际已经向机构发出了首份考卷,它不仅是机构估值能力的试金石,同时也对机构的道德和责任提出了考验:当机构的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时,它们已经具备了担当市场鉴定师的能力和品德。 令人欣慰的是,至少从机构对待首次询价的态度来看,它们正在努力进入角色,它们的慎重和负责基本与其身份匹配。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询价机构都开始了认真的研究工作,力图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公司情况、评估公司价值,在昨日晚间,仍有不少研究人员在加班加点;一些机构在防范具体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方面,也已经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力求保证询价过程的透明和公允。 这些情况说明,机构对于自身的权力是珍惜的,对于自身的责任是清楚的。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证券市场能够拥有这样一批机构,是值得欣喜和庆幸的。 另一个积极的信号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家机构对于华电国际的发行价格产生了一些分歧。我们乐于见到分歧,因为这不仅说明各家机构在对公司的判断上能够秉承独立性原则,而且不同意见的表达,更有利于合理价格的最终形成。同时,分歧还是市场博弈行为的原动力所在,只有各存己见,才能促进市场整体的流动和活跃。 不过,在询价工作整体健康推进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需要提醒各方: 其一,由于缺乏经验,部分机构对于询价仍然显得准备不足,这在一些成立时间较短的基金公司中较为普遍,主要体现为:对于公司的研究过于依赖某位研究员,未能形成多方人员参与的估值团队;缺乏对于估值人员的同步监督;信息的获取渠道较为单一等等。 其二,出于对市场走势和3个月禁售期的担忧,部分机构在出价时有过度谨慎的倾向。某机构人员称,在初步询价时宁可估得低一些、再低一些,但到了累计询价的时候可以看情况而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 其三,一些机构提出,目前实行的3天初步询价时间太短,询价对象在此期间很难对发行人情况作出全面了解,与发行人及保荐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不够充分。这有可能会影响机构对发行人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使发行人及保荐机构的道德风险有所增加。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大多是因为询价制度才刚刚试水,各方都需要时间和过程来摸索适应的缘故。相信随着不断的实践和完善,询价制度中的各方,将变得越来越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