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访国际能源署常务副署长Christof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09:34 东方早报

  在政治、需求、投机等三大因素冲击下,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稳步上升,突破50美元心理大关后迟迟下跌,最近仍在45美元附近徘徊。明年的国际油价何去何从,“中国因素”是否成为高油价时代的罪魁?对此一系列国内工业企业关心的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西方独立的能源监督机构———国际能源署(IEA)的常务副署长ChristofVANAGT。

  东方早报:

  国际油价是否还有上升空间?

  Christof:

  作为IEA组织成员,我不能对未来油价走势给出判断;但国际能源署目前达成的共识是,今后的油价仍有向上的压力。

  有人说,目前国际市场进入了一个高油价阶段,这是由于国际油价的炼油能力下降,需求市场仍然迅猛上升。而从目前来看,这样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因此,预计未来油价仍将保持在至少30美金/桶左右,并可能持续至2010年。

  此外,OPEC会“保护”油价在30美元上方,虽然他们的控制力不会太强,但还是会很有作用。因此在2010年之前,国际油价不会低于25美元,可能在25美元~35美元附近达到稳定区间。

  东方早报:

  油价能不能冲破60美元甚至更高?

  Christof: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即使有,持续时间也非常短暂。

  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供应短缺,人们认为到90年代油价会突破100美元/桶。但事实却是,高油价促使石油输出国不断产油已获更多利益,同时需求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许多人认为,当今时代不同了,国际经济不再过分依赖石油,但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如果油价到达过高位置,就可能像8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时那样,油价将遭遇急速下降。

  东方早报:

  有一些专家最近认为,是中国过度增加的能源需求导致国际油价不断上升,这种说法成立吗?Christof:把高油价归咎于“中国因素”是不合理的。能源已不再是单纯的工业需求品,还成了国家互相制衡的政治外交工具。从国际能源署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各国之间减少这种利益互换,而是输出国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将石油送至需求市场。

  决定油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若单纯从供求关系看,目前全球市场的需求增加量正在减少,由此可推测明年的国际油价会缓慢下降。但除了供需矛盾之外,国际油价对政治性、自然灾害性的突法事件又太过敏感,一旦突发就直接影响油价波动。

  东方早报:

  中国目前正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SPR),因此需要不断向国际市场购入原油。那么,这样会否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中国是否应该看油价行情来推进建立SPR的进度?

  Christof:

  很明显,建立SPR肯定会加强对国际原油的需求。但这也要取决于中国希望以多快的速度来建立SPR,如果在很短时间内,那肯定会对国际油价的抬高造成一定作用。

  但建立SPR是一个政治决策,而非经济决策。就像美国一样,在建仓时不在意当前石油的市场价格有多高。对中国而言也是如此。

  东方早报:

  高油价下中国有否对策?

  Christof:

  中国需要节能。中国过快的工业化进程使国内节能工程没有得到充分考虑,比如加强农业领域的能源利用率、设计节能汽车和高效能源发电设备等。

  此外,中国还应确保进口石油路线的多样性、进口石油商的广泛性,以及投入更多资金研发替代能源。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