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500家门店关张 21世纪便利末路狂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6日 10:30 中国经营报

    新年伊始,曾经显赫一时的上海美亚21世纪便利店却迎来一片肃杀之声。

    这家创立三年半的便利店是业界公认的“黑马”,曾经用一年时间扩张500家门店。2003年被美亚集团购并之后,曾经提出打造“中国第一便利品牌”的宏伟愿景,不料从此走上了穷途末路。长达半年的供应链危机逐渐演化成致命之伤,公司决策
层被迫在2005年新年之初即宣布关闭500家门店。

    “12·11”零售业全面开放,但7-11等国际巨头尚未大举进入,经过超常规发展、如今“贴身近搏”的上海便利店行业便提前进入了过度竞争、淘汰整合的时代。

    缺货严重顾客不买账

    “我们业绩最好的时候,每天的营业额达到1万多元。而现在,还不到200元!”这家一度被称为21世纪便利“业绩最好”的门店位于上海某商业繁华地段,营业员对于当前的窘境,连叹“可惜”。空空荡荡的货架上商品寥寥,偶尔光顾的顾客都转身离去。

    这家门店的营业额直线下降,始于去年4月。“当时,公司让我们对外统一说法是‘产品结构调整’,不过‘缺货’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顾客不买账。”

    这样的“缺货”并非个案。从去年4月开始,在21世纪便利遍布上海城区的近600家门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

    在“超常规”发展的上海便利行业,21世纪便利又是业界公认的“超常规”发展的一匹黑马。2001年5月,国资背景的上海城开集团、上海城开安置公司和上海家得利超市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一亿元,投资组建21世纪便利店,三方分别持股70%、20%和10%。短短一年多时间,21世纪便利店公司已经在上海开了575家便利店,创造了一个超速开店的行业奇迹。

    “21世纪便利的投资主体并不是零售公司,这与大多数连锁便利公司不同。上海零售业曾经出现了一个国内外不同的行业投资零售业尤其是连锁业的高潮,其中不乏‘过江龙’式的投机者。”有研究上海零售连锁业态的业内人士评价。“便利店是细节化、信息化很高的业态,赢利模式完全不同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投资。经营不善将不得不面对巨额亏损,结果是金蝉脱壳将便利店出售他人。”

    2003年6月28日,上海美亚投资有限公司宣布,以两亿元收购21世纪便利575家直营店,改称上海美亚21世纪便利有限公司。但时隔不到一年,21世纪便利店缺货问题开始显露。

    “从去年开始你们就‘调整’,都‘调整’了半年多了,怎么还在‘调整’”?营业员身边,一位手持21世纪便利店会员卡的顾客情绪激愤。“你们的‘万胜卡’到底什么时候能用?我要告你们虚假广告、商业欺诈!”

    美亚公司对外的正式解释是,21世纪便利店的缺货问题是为了“消除采购腐败”,是为了整顿采购员和供应商队伍。由于彻底裁减原有采购员,建立新的采购队伍,影响了与原来大部分供应商的关系。

    资金链脆弱供货商逼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亚购并21世纪便利之初,便利行业赖以生存的资金问题就开始凸现。

    美亚收购21世纪便利不久,即向上海有关金融机构提出门店扩张的贷款申请。在屡次没有通过银行审批之后,美亚开始求助上海某专业担保公司。

    据参与“美亚21世纪贷款申请”项目受理和审批的该担保公司余经理介绍,当时美亚21世纪提出“个人助业贷款”申请,即准备开张的加盟店作为贷款主体,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申请开店初期几十万元的费用,而美亚公司承担贷款的‘反担保责任’,即一旦门店经营不善难以还款,美亚将承担全部责任。“在审核美亚公司资质及行业分析的环节时,我们认为项目风险较大,不能放款。”

    金融机构的担心不无道理。注册资金一亿元人民币的美亚集团成立于2000年,是一个集策略投资和经营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型投资管理公司,但其核心业务是音像连锁,旗下的上海美亚音像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是其核心子公司。

    “21世纪便利的经营,可以和美亚旗下的美亚音像进行整合,实现店铺、技术、管理、客户、广告、物流配送等资源的共享,放大规模效应,提高利润率。”上海美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胡炯亚这样解释美亚进入便利业的“规模效应”。

    但从去年初开始,由于没有拿到应收账款,部分供应商停止向21世纪便利供货。至去年12月,据称21世纪便利已经拖欠供应商货款3000万元。

    “幸亏我们当时判断正确,没有通过这个项目。”参与贷款项目的余经理心有余悸。

    去年底,因为长时间没有拿到应收账款,便利店的供货商曾经起诉美亚。“其实,21世纪便利和供应商关系紧张的原因,是我们看到美亚集团并未及时给21世纪便利店‘输血’。我们没有看到美亚的明确的投资计划,他们是不是要经营下去,我们一直在怀疑。”

    关店500家断腕求变

    新年之初,美亚总裁王大卫提出了“500家门店关闭”计划。王大卫宣称,针对目前的经营困境,“美亚打算对其控股的21世纪便利店进行调整,关闭500家效益不佳的门店”。

    “上海是参照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模式来发展便利店的。从业态的布局上来看,日本、台湾和香港由于在商业规划布局上较为合理,不同规模和业态之间相互挤压并不是很大。但上海由于缺乏合理的商业布局,大小规模不同的商店都挤在一起,必然造成互相的杀伤。”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

    上海便利店在2001年和2002年两年之间经历了“超高速”发展,如今各家便利公司的店铺几乎都是在“贴身近搏”,很多繁华地段几乎是十步一店。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报告分析,2000年的时候,上海的“可的”、“良友”、“联华”等便利店的单店营业额平均达到5000元左右,但由于新的竞争者大量进入,如今各家便利店的平均营业额已经下降到了不到3000元。

    美亚“关店500家”的“断臂”计划,不能不顾及21世纪便利旗下几千名“4050”员工的安置问题。按照上海市有关政策规定,在下岗失业人员当中,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在上海被称为“4050”人员,政府曾经出台一系列创业、税收和贷款优惠等政策扶持这一部分就业市场上的困难群体。21世纪便利绝大多数员工都是这样的“4050”人员。

    “当时进来的时候就是作为‘4050’进来的,不过公司对我们不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工资还是照常发。”21世纪便利店的营业员陈女士已年近50,前年从某国有企业下岗成为“4050”人员,去年应聘到“美亚21世纪”某便利店,每个月工资不到800元,经常需要上夜班和加班。“要是门店关了,只能再找工作了。”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便利店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