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5年:中国股市机会大于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5日 11:33 中国经营报

    中国证券市场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观念对决。新一轮政策转型使得所有投资者要用更多精力关注中国股市。

    圈钱过度股市低迷

    反思过去的一年,上证综指跌15.4%,成交总额为7.69万亿元
人民币;深成指跌12%,成交总额为1.59万亿元人民币。深沪两市流通市值缩水均超过一成。

    令2004年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圈钱过度,市场资金匮乏。

    首先,在没有明确操作方案的前提下,国务院颁布了“国九条”。但由于这一重大政策的效果没有发挥出来,最终导致股市投资者损失相当惨重。

    其二,股市没有买方利益,只有卖方利益。市场内外交困,中小投资者屡买屡套。股票、基金市值没谱,价值更是没谱。

    其三,市场分割加剧。股市成为各方利益的逐利场,成为众多机构的博弈工具。

    其四,打通银证进展不大。保证金托管制度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等等,一系列新政令市场资金状况更趋紧张。

    第五,股市定位不明朗。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最基本的保护。上市公司很少给投资者回报。而作为连接企业与投资者的有机体,投资补偿本是股市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1200亿净流通市值流失

    在现代社会,资本市场保证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可以融到资金。但问题是,现代化企业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成本极高,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一次或少数几次产品的出售而收回。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点,摆平资本要素的利益,在企业与资本市场之间,开始形成一种公共约定,这种约定,我们把它称之为“股权融(投)资”。

    在股市融资,保证了很多上市公司的发展。但这是在外部资本注入的条件下才实现的发展。因此,一个不能派息、不打算逐年返还股本金的上市公司,不应归属于资本市场,而应归属于难民署之类慈善救济机构。

    上市公司必须学会妥善应对“资本化生存”的挑战。股票市场给你一个基数极大的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给了你一张永久性的“饭票”。这个世界不存在永久性的经济价值,一切历史上已经有过的,现在还在运行中,或者未来将出现的经济价值,都是不长久的,也不可能长久。

    所以,与“资本化生存”相比较,2004年被市场炒热的“价值投资”只能算是一个概念。如果世上真有“价值投资”,就不会有如此之多的投资机构在市场逐利。从逻辑上说,只要一家就足够了。

    事实上,很多领域,比如产品以及商品的前期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数额相当巨大,在企业层面,所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诞生,都会导致老技术、老产品、老企业过时,而令所有的投资项目都不再值钱----这就是当今全球性的企业困境,所谓“价值投资”的真相,不过如此而已。

    一个好的上市公司必须具有市场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股票价格代表上市公司的一切。

    股票如此,股票市场同样如此。“长的丑不是你的错”。一年、两年,你可以跌,没有人会责怪你。但是连跌四年,肯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吧?

    2004年,中国经济红红火火,全球股市涨声一片,但我国的上证综指,年初以1492.72点开盘,年末以1266.5点收盘,创下了近5年以来的新低。同期上证180指数和上证50指数,跌幅分别为16.5%和15.73%,全线超越了上证大盘。1200多亿元的净流通市值,在过去一年里,在圈钱法则大行其道的市风中,渐渐消磨,慢慢流逝。

    机会远远大于风险

    笔者希望,2005年成为中国股市的好年。众所周知的理由,这里不再重复。只要我们能够真正领会到市场的力量,只要我们把眼光放得再长远一些,就能够理解中国股市的发展机遇,就知道现在的机会远远大于风险。

    其实,在现代经济中,对中国股市的未来存在诸多疑问是正常的。中国股市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人均生产能力与消费水准还不到发达国家的2%。同时,我们发现,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对于GDP的贡献率远远超过中国。也就是说资本可以产生资本。资本资源不是自然资源,它可以虚拟于经济实体,并且推动经济发展。

    现在发达国家“制度性”的增长因素已经趋于饱和;资本配置与可利用的合理程度已经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井喷式提高。而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与创新前景,中国比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具备三大有利的竞争优势:

    首先,中国的资本资源已被抑制得太久,只要开放市场,资本资源就会发挥应有的效力。

    其次,中国资本市场中的结构长期失衡:金融市场是分割的,股权形式是多样化的。这种长期的不均衡必然导致边际效应的补偿——只要资源过剩,就为其他资源提供了某种必然的暴富机会。

    再次,中国的资本市场曾经是一个国家长期垄断的封闭市场,这种状况在今年有望破局。

    可以这样说,在资本市场,只要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股市将进入“上升市”的循环之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股市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