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拖未决的俄罗斯远东石油输出管道建设计划,在岁末年初终于明朗:俄政府放弃当初与中国商议的“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方案,也未完全采纳日本力推的“安纳线”(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方案,而是批准建设“泰纳线”(泰舍特———纳霍德卡)。十年来围绕这一石油管道项目的激烈争夺表明,中国石油战略正面临新的竞争态势与严峻挑战。
必须看到,从1994年的“安大线”到10年后的“泰纳线”,远东及东北亚地区石油资源争夺经历了微妙的变化。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早已使中国成为能源紧缺国,石油进口量逐年猛增。正是看到这一巨大的石油进口需求,俄主动提议建设“安大线”并得到中方积极响应。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具体推进该项目的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突发变故,这一计划未能顺利落实,致使日本从2002年起介入,并最终令“安大线”计划落空。
在过去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日本将中俄商议10年的方案推翻。面对极不稳定的海湾地区形势,日本要确保其旺盛的石油进口需求不受影响,想方设法拉近俄罗斯以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提出修建通向太平洋港口的“安纳线”方案。为说动俄放弃“安大线”方案,日本还承诺将提供75亿美元协助俄开发东西伯利亚新油田。
如果站在俄罗斯国家利益更大化的立场上看,日本提出的方案显然具有较强的诱惑力。虽然“安大线”和“安纳线”都要经过贝加尔湖而存在相似环保隐患,但“安纳线”除可向日本供油外,还能从太平洋港口向北美地区输出石油,这等于为俄增加了新的石油东方出海口,更有利于俄的整体利益。相对于“安纳线”可兼顾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市场的广阔需求,专通中国的“安大线”方案最终出现危机,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中国不断上升的石油进口需求毕竟不可忽视,完全放弃中国市场也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也可以认为,俄最终没有全盘支持日本的“安纳线”方案,也隐含了对中日两大国石油能源博弈的一种微妙平衡。有关专家的分析也表明,如中俄双方妥善协调,应当可以在“泰纳线”的基础上,延伸出一条直通大庆的管道支线,从而满足中国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强大需求。但即使这样,中国也只能算是“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
由此已不难看出,无论最终方案是什么,俄罗斯才是这场石油管道建设方案争夺的最大赢家。从最初与中国合作,到转向青睐日本方案,到最终与中日两国都合作,并有望将石油出口扩及整个东北亚甚至更广泛的北美地区。这不仅将根本改变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全球版图,也必然会深刻影响包括中、日等国在内的环太平洋地区的能源供求关系。
应当肯定的是,中国加快了石油进口多元化布局,并在2004年取得重要突破。由哈萨克斯坦产油区通达中国新疆的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已于去年9月动工,如一切顺利,该管道有望于今年底建成投产,一期工程运油能力1000万吨年,二期将达2000万吨年,这无疑将极大缓解中国日益紧迫的石油进口压力。
不过,这毕竟还难以完全填补中国日趋扩大的原油需求缺口。中国本应当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原油大买家”的有利地位,在石油能源争夺中占据更有利位置,并辅以外交或经济等有效手段,确保从中东到北海、从远东到南美的多元化全球石油供应链。
进一步看,中国还应当更积极介入全球原油市场运行,加大对石油定价的影响。比如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放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制,特别是通过金融创新推出更多油料期货交易产品,不断影响并主导部分油料的价格形成机制,从而确保中国石油进口的成本最优化。
拟议10年之久的“安大线”方案夭折提醒中国,应从长远考虑,对现行石油战略进行必要调整。站在于己有利的基本立场上,如何尽可能掌握主动权获得多元互补的进口石油保障,如何建立必要的石油战略储备,如何更直接地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将事关中国的整个国家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