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印度反倾销调查剑指中国绸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3:05 商务部网站

  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不到10天,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即从印度有关方面得到可靠消息,印度商工部已于近日受理了印度有关绸缎生产商对自中国进口的绸缎(此案主指坯绸)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待申诉企业于2005年1月15日前提交进一步补充材料后有可能马上立案。消息还指出,如果中国企业继续低开发票,印度当局将加速反倾销立案进程。

  获此消息,纺织商会紧急召集相关绸缎出口企业于1月7、8两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出
口绸缎座谈会”。与会企业纷纷表示要进行自律,承诺并进一步呼吁全国所有绸缎出口企业联合起来,抵制低开发票行为,开启了国内企业自觉自律的先河。

  记者是从纺织商会有关方面获知此事,并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采访。

  “低开发票”乃罪魁祸首

  印度反倾销调查此次瞄准中国绸缎主要是冲着中国企业“低开发票”来的,纺织商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所谓“低开发票”,简单说就是,企业在进口报关时需要出具合同和发票,并依据进口商品的价值缴纳进口税,但进口商为逃避高额关税,往往要求出口商为其提供一套低价发票。比如,我们向某国出口1万件某产品,每件是2美元,而往往应该国一些进口商要求,在该国海关报关时开具的发票中,出口数量不变,但每件可能变成了1美元。有关法律专家告诉记者,这种低开发票的现象并不罕见。其实这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帮助对方进口商欺瞒了其海关。这也反映出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监督和执法不严。

  “低开发票”极易使我企业招致倾销嫌疑,蒙受不白之冤,但企业为何又甘冒风险呢?“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经营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太多,国外进口商的选择弹性较大。”纺织商会该负责人指出,“这个企业拒绝他们的要求,别家不一定会拒绝,而拒绝了的企业很可能因此失去商业机会。”

  案情尚有转机

  据相关统计,2004年1月至11月,我出口印度的坯绸占我全球出口量的50%还多。可见,“一旦印度向我发起反倾销调查,我全行业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幸深感忧虑:作为我国绸缎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对印出口的第一大企业,浙江凯喜雅的损失将更严重。

  事情并非没有转机。纺织商会上述负责人指出,目前有三个利好因素有助于我们减缓甚至化解这个矛盾。最主要的是,现在印方对立案与否尚存争议。印度国内有一派力量是不支持立案的,“而且印度政府、有关企业和行业组织也想与我们就此事进一步磋商”。此外,印方该产业也存在缺口,“印度还是非常需要我们的坯绸产品的”。再有,“我们也真诚希望与印方就此进一步沟通,争取让对方撤诉。”

  该负责人对化解这个矛盾较有信心。据他透露,从现在起我相关利益方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承诺不再低开发票。这也是应印度产业界的要求。第二步是纺织商会将组织有关涉案企业于近期与其产业界进行交流和磋商,不仅向其阐明我方立场,同时也更多了解印方的态度和对我们的要求。然而,他强调,能否实现转机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国内企业的态度和行为。

  可喜的是,在成都会议上,参会企业已集体承诺要抵制低开发票的行为。据印度有关方面反馈,印度当局和产业界也已获悉此事。

  企业首次自觉自律

  “我们不想再像之前的生丝产品一样,遭到印度高额进口关税的惩罚,历史不能重演。”吕幸态度坚决,却也道出了所有参会企业的心声。他诚恳地对记者说,我们理解印度相关绸缎制造商的想法。我们的绸缎产品本已具有较大优势,低开发票则进一步对其相关产业造成了伤害,也为其对我反倾销留下把柄。“如果我们先承诺抵制低开发票,还有可能拖延对方立案,甚至获得进一步磋商的机会。”

  据吕幸透露,在成都会议上企业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在纺织商会的呼吁和组织下,成立了“全国绸缎出口协调小组”,以浙江凯喜雅为组长单位,其它较有影响的14家企业为副组长单位。吕幸表示,这15家企业占全国对印出口65%的份额,可以说有绝对的影响力。“如果我们可以遵守承诺,对整个行业将起到表率和带动作用。”二是完成了“致全国绸缎出口企业呼吁书”。呼吁书有两项内容:首先坚决抵制低开发票行为。据吕幸介绍,参会的29家企业(占全国年绸缎出口量的80%)都在呼吁书上签了字,而且这些企业都是主动自愿抵制低开发票行为的。其次呼吁全国所有(82家)对印绸缎出口企业都加入到抵制低开发票的行列中来。

  “行业自律在中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这是我企业第一次主动要求自律。”纺织商会上述负责人难掩欣慰之情,至于企业的这一行为能否‘打动’印方还不得而知,“至少我们努力去做了”。

  加强合作与交流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承诺做一些细化工作,即在商会范围内对整个丝绸行业制定出一个针对违背承诺企业的具体可行的处罚规定。我们要使印方相信中国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吕幸表示。

  此外,吕幸认为,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印方的信息交流,特别是在商会层面,要实现信息共享。最主要的是,双方企业应努力探索进行合作。印度对中国丝绸产品需求较大。据相关统计,中国每年向印出口蚕丝约1500吨(包括所有品种),绸缎约8000吨。“这样的量,印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自给自足。”吕幸认为,印度国内存在着技术设备老化、蚕茧饲养品种落后、规模太小等不利因素,“在这些方面中国是可以支持他们的。”然而,印度绸缎在某些方面并不比中国差,且部分绸缎还颇具特色(特别是装饰绸),畅销欧美。“这与中国多数绸缎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低下形成了鲜明对照”,实际上“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印度的合作吸取其精粹,互通有无,达到双赢效果。”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