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模,讲实力,专业化趋势日益凸显
本报讯记者刘伟兵报道:2005年3月1日,我国将实施空调节能标准,随着这一时间表的临近,2005年空调业的竞争格局再次成为业内人士的热门话题。
深度产业整合规模成就实力
近期空调业内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品牌整合及资本并购,美的入主华凌,科龙并购威力,格力收购母公司压缩机业务等。这一轮的品牌与资本重组是产能扩张和成本效益摊薄的必然要求,原料价格的提升和利润的持续下挫,使空调品牌的产能规模及产业链完整性成为利润和成本效益的核心点。以美的为例,美的通过与东芝开利的合资及武汉基地的建设,大量的资本及技术投入使美的在短期内形成1100万台的世界第一产能;格力和科龙也在前两年的扩张和投资中获得了优势产能。规模保证了一线品牌在利润不断摊薄的情况下的总成本优势,而专业化趋势的日益凸显也使美的等领导品牌的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在竞争中不断挤压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空间。简而言之,规模就是实力,就是话语权。这是一个少数人的游戏。
贴近消费终端概念游戏退场
“概念战”对于日益理性和成熟市场的杀伤力日渐式微,如近期被一些厂商爆炒的“节能”概念也正随着2005年3月1日开始实行的国家节能标准而谢幕。随着消费者对于节能普及知识的深入了解,“节能”消费也将日趋理性,概念游戏主导的暴利空间已经不再了,这也是近期科龙将棋下几款节能空调价格大幅度下调的根本原因。此外,“健康”空调也越来越指向技术含量高、价格实惠的普及型消费,因此,概念竞争势必被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的竞争取代。2005年空调产业的摊牌是以产能和总成本控制为基础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全面较量。在产业整合及技术基础如此集中和合理化的大背景下,渠道推展及终端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可操作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2005年空调市场的核心思路必将是回归消费需求,以消费者利益换取发展空间。
进军国际市场铸就自有品牌
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空调技术体系的成熟,使国内一线空调品牌将国际市场当作消化产能和提升品牌价值的增值点。国际市场已经成为美的成长最快的销售市场,出口已经成为美的消化产能的重要渠道;格力及海尔也在努力拼出口市场;格林柯尔系更是将国际市场当作产销量升级到2000万台的保证。然而,空调出口量的增加也并不是没有隐忧的,绝对数量的增加背后是自有品牌产品出口比例的下降及贴牌产品的增加,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压力使空调厂商越来越多地承担巨大的应收账风险,从而对资金循环的健康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空调厂商而言,2005年的摊牌战是实力和智慧的较量,成败一线,生死攸关。而对于观察者而言,我们有理由在2005冷冻年度的火热竞争中,期待空调产业崭新和健康的产业和品牌格局。(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