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近年来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情况,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经过8个月的专项调查,日前完成了2001年至2003年我国展览业市场调查项目。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展览业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展览会已成为促进国内贸易和扩大出口的重要手段与交流平台
近年来展览会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2001、2002、2003年全国各地举办的经贸领域展览会分别为2387、3075和3298个,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主要部门。参展企业数量逐年上升:2001年达到547万家,2002年为687.7万家,2003年(受“非典”影响)仍达到552.4万家。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国展览观众近6000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人数达到1751万人次。随着展览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内形成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凸现出展览会在促进经贸交流和扩大出口的积极作用。
二、近年来中国展览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数量扩张特征
1.展览场馆总规模急剧扩大,平均收入呈下降趋势。由于举办展览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许多城市都在新建和扩建展览馆、展览中心或会展中心(以下简称展览场馆)。截止2003年底,全国各地已建成展览场馆212个,分别比2001年和2002年增长81.2%和20.5%。总建筑面积达601万平方米,使用面积为37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51万平方米,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33.5%、41.07%和39.6%;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131.8%、145.3%和13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正在建设或规划在三年内建成展览场馆的展览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展览场馆建设总体上已出现“过热”苗头。
与展览场馆面积急剧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三年展览场馆总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全国展览场馆收入为16.86亿元;2002年略有上升,达到20.11亿元;2003年全国展览场馆的总收入仅为20.12亿元,与2002年基本持平。但展览场馆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年下降31.3%,2003年下降25.1%)。
2.展览项目总量增长迅速,展览组织者收入增长不稳定。据调查,2001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展览项目为2387个,2002年为3075个,2003年为3298个,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28.82%,2003年虽然受到“非典”影响,但仍比上一年增长了7.25%。
同期各类展览组织者的办展收入虽然增长,但增幅有所下降。2001年全国总收入为74.56亿元,2002年全国展览收入总收入达到90.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0.67%。2003年,受“非典”影响,当年我国展览项目和展览面积仍呈大幅增长的态势,但全国展览总收入仅为86.35亿元,比2002年下降了7.78%。
3.展览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企业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截止2003年底,全国主营展览组织业务(主办或承办)的专业展览企业或会展企业已有3000家左右,包括兼营展览组织业务的其他各类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将超过5000家。全国专门从事展览组织、展览服务的从业人员达12万人。由于我国展览业作为产业尚处发展初期,发展环境还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目前有能力独立组织展览活动或拥有品牌展会的企业只占很小比重。
三、展览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展览经济产业带基本成型
调查表明,中国展览业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辽宁等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省市展览业发展较快,并已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广州三大会展城市为中心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展览产业带。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业发展势头不减,第四个展览产业带正在东北地区形成。从整个东北地区看,近三年除了基本没有新建展览场馆外,其展览项目数、展览场馆收入、展览组织者收入等项指标都呈明显增长之势。
就省份分布而言,北京是全国举办展览会最多的省市。2003年,北京共有392个展览会,其次是上海,有348个展览会(2002年北京为481个,上海为338个)。从展览组织者收入分布看,广东、北京、上海和浙江占据绝对份额,2003年这四个省市分别为32.4亿元、18.5亿元、16.2亿元和11.4亿元,总收入超过78.5亿元,占全国展览组织者总收入的91%。从展览场馆收入分布看,近三年仅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四省市的展览场馆收入合计每年都占全国展览场馆总收入的80%以上(但比重逐年有所下降)。从专业展览公司分布看,截止2003年底广东876个,上海480个,北京约400个,浙江114个,四省市专业展览企业总数占全国的62%。
编后语:我国会展业的崛起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到本世纪初,全国比较上规模的会展年均4000多个。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比较有影响的大约在20个左右。其中广交会、深交会、厦门投洽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京沪国际汽车展、北京国际科博会、上海工博会、杭州西湖博览会等,不仅国内外商家云集,而且有人数庞大的普通百姓积极参与。有相当一部分展会行使了贸易、合作、招商、引资的职能,拓宽了上述领域的成交范围。2003年中国出现非典疫情后,展会曾一度中断。但非典被控制直至基本消灭后,各类会展又重振旗鼓,以更猛烈的态势陡然回升,仅半年时间就高出原来的同期的发展水平。这说明了我国的会展业在与全球会展业同步发展中,始终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
但在我国会展出现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尚未对会展立法,全国仍没有统领会展业的组织,尽管各地也出台了一些行政规章,但也是章法不一,很难实现跨地域的执行。2004年,广大业界和观众普遍不满的重复展、劣质展、名不副实展和乱建展馆等,甚至一些骗展的不法行为在许多地区仍在滋生和蔓延。虽然我国会展业的整体发展是健康的、积极的,但这些害群之马仍成为遏制我国会展业快速成长的瓶颈。许多业界人士和会展企业都在呼吁国家立法,并尽快成立统一管理的权威组织,规范行业行为,打击不法机构和犯罪嫌疑人破坏会展的行为,使中国会展业能尽快跻身于全球会展之林。
鉴于我国国情,同时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会展高等教育与培训、会展从业人员的资质、职称与待遇等相关政策,留住现有人才,培养新生力量,为会展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一专多能的人力资源,使会展这一朝阳产业得以持续、稳定、健康、全面的发展。(记者鲁福华)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信息来源:网上汇展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