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分析师身价大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1:06 证券时报 | |||||||||
自从美国监管层禁止证券分析师发表有助于投资银行推销的倾向性研究报告以来,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正遭受着证券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降薪危机。 这场风波始于2003年4月,美国10家投资银行公司被指控利用有倾向性的研究报告从承销股票及并购交易中获利,并为此支付了14亿美元的罚款。此前投资银行每年利润的1/3来自于研究部门。
“2004年,资深分析师的平均年薪与1999年的150万美元相比,下降了大约50%。”华尔街一家专业研究机构的主管说。据了解,从2000年到2003年,美国最大的7家证券公司用于研究的预算下降了40%,节约的部分主要来源于公司解雇了不少分析师并削减剩余人的薪水。 研究部门的“寒冬”带来整个研究领域的低潮。“华尔街的研究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一位管理着20亿资金的基金经理说。他表示,以前分析师经常到公司实地调查,和公司高管沟通,有时可以挖到不为人知的真相。但近年来经费削减,分析师也变懒了。 此外,目前华尔街的研究人员普遍年轻化,缺乏经验。在2000到2002年的熊市间,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分析师纷纷改行,留在华尔街的也跳槽到基金等其他领域。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迫使公司公开透明,这也使得分析师不可能提供内幕消息。 监管层的强硬手段客观上推动了独立研究的发展。“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如今已基本分道扬镳,我现在不会在投行业务上花一点时间。”一位金融服务方面的分析师说。 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以往华尔街的研究报告几乎不会给出抛售建议。但今天,大约10%的分析师建议是抛售,50%的是买进,剩下的是持有。与此同时,晨星公司这样的独立研究机构正风生水起。而美林和高盛等老牌投行为了吸引像对冲基金这样的大客户,正在推出为其量身定做的私人研究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