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山区经济发展 促进辽宁省经济得到全面振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2日 15: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
内容提要 山区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相对薄弱环节,山区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我省山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东部、西部和南部三地山区经济发展在全省的地位及地区间的差距,提出影响山区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快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辽宁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山地面积8.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9.5%,主要分布在辽东、辽西和辽南地区。全省有32个县(市)区分布在山区或土地面积以山地为主,其中辽东山区有18个县(市、区),辽西山区有11个县,辽南山区有3个县级市,山区县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2003年,山区县年末总人口1493.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5.9%。 加快山区县的发展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到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局。目前,我省农村,特别是山区,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贫困山区的农民生活还十分困难。因此,大力发展山区经济,建设山区经济强县(市)区,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山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 1、经济规模和速度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3年,全省山区县实现生产总值1137.01亿元,按现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3.8%,占全省县(市)区(注①)生产总值的3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1.29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528.73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376.98亿元,增长12.4%;山区县三次产业比重为20.3:46.5:33.2,与全省县(市)区的17.6:47.0:35.4相比较,山区县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特点更为明显,产业层次低于全省三次产业10.3:48.3:41.4的结构水平。在山区县中,辽东山区与辽南山区的生产总值占山区县的比重分别为52.5%和24.8%,辽西山区占22.7%,平均每一个山区县生产总值占全省县(市)区的比重为:辽南8.3个百分点、辽东2.9个百分点、辽西2.1个百分点。 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1―2003年,山区县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1.9%,比全省县(市)区的平均水平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9.9%,高于全省县(市)区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2.6%,第三产业增长12.1%,分别快于全省县(市)区0.9个和0.1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所占份额不断扩大。2003年,山区县生产总值占全省县(市)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6%,比2000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37.7%,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32.3%,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30.5%,比重与2000年持平。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和牧业增加值占全省县(市)区同一指标的比重比2000年分别提高0.8个和5.9个百分点,是拉动第一产业份额提高的主要力量。 2、地区财力 山区县财政收入有所增长,但增幅低于全省县(市)区平均水平。2003年,山区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75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东部山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3亿元,平均每一县(市)区实现财政收入8848万元;西部山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平均每一县(市)区实现9632万元;南部山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3亿元,平均每一县级市实现34092万元。山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县(市)区的33.5%,比重与上年持平,比2000年下降1.4个百分点。山区县的财政收入增幅与全省县(市)区的差距逐步有所缩小,由2001年相差2.6个百分点、2002年1.8个百分点缩小到2003年的0.2个百分点,平均看,2001―2003年间山区县财政收入增幅低于全省县(市)区1.5个百分点。 3、工农业生产 山区县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农业结构与全省县(市)区的结构基本一致,种植业和渔业生产方面,彼此比例略有消长,山区县林业增加值比例稍高于全省县(市)区。2003年,山区县种植业增加值104.39亿元,比上年下降7.5%,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5.1%;林业增加值15.42亿元,增长20.4%;占第一产业的6.7%;牧业增加值68.7亿元,增长43%,占第一产业的29.7%;渔业增加值41.21亿元,增长7.4%,占第一产业的17.8%。2003年,山区县粮食总产量518.6万吨,比上年下降3.7%,占全省县(市)区产量的35.5%。肉类总产量127.58万吨,增长16.9%,占全省县(市)区产量的39.7%。奶类产量7.93万吨,增长45.6%,占全省县(市)区的20.1%。 2003年,山区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占全省县(市)区工业总产值的41%,实现利润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占全省县(市)区利润总额的22.5%。 4、消费、投资、出口 从消费需求看,2003年,山区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贸易额65.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增幅比全省县(市)区低6.6个百分点,占全省县(市)区批零贸易额的40.6%,比重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从投资需求看,2003年,山区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增幅比全省县(市)区低5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省县(市)区的37.5%。从出口需求看,2003年,全省山区县完成出口总额10.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与全省县(市)区出口增长12.8%形成明显的反差,山区县出口总额占全省县(市)区的23.8%,比重有所下降。山区县旅游业发展较快,2003年,山区县实现旅游总收入29.72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增幅比全省县(市)区高6.1个百分点,占全省县(市)区旅游收入的52.1%,所占比重比2000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其中辽东山区旅游收入占山区县的59.1%,辽南山区占33.5%。 5、农民收入 山区县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3年,山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83.7%。其中,辽南山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4%,辽东和辽西山区的农民收入水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来,山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2003年比上年增长9.7%,2001―2003年平均增长11.2%,增幅分别比全省县(市)区快0.6和2.5个百分点,辽西山区增长最快,比上年增幅高于山区县和全省县(市)区3.9个百分点以上,比2001―2003年平均增幅高9.7个百分点以上。 6、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发展相对较慢。2003年末,山区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69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9%,占全省县(市)区通车里程的54.3%,增幅比全省县(市)区低1.8个百分点。2003年末,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民用汽车2.4台,比全省县(市)区少1.4台,年末山区县(市)民用汽车量占全省县(市)区的比重为28.6%,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每百户居民拥有农村电话34.4部、移动电话28.2部,分别比全省县(市)区平均水平低0.9部和7.2部。2003年农村用电量4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7.3%,增幅比全省县(市)区高5.7个百分点,用电量占全省县(市)区的31.8%。但从200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看,山区县用电水平及增幅均低于全省县(市)区平均水平。 (二)三地山区经济发展情况 2003年末,辽东山区总人口582.2万人,占山区县总人口的39%,土地面积占山区县的48.1%;辽西山区总人口645.8万人,占山区县的43.2%,土地面积占40.3%;辽南山区总人口265.2万人,占山区县的17.8%,土地面积占11.6%。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辽宁三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1、经济总量 2003年,山区县实现生产总值113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山区县人均生产总值7615元。其中,辽东山区生产总值596.51亿元,增长17.3%,增幅比山区县(市)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0246元;辽西山区生产总值258.36亿元,增长11.3%,增幅比山区县低2.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001元;辽南山区生产总值282.14亿元,增长9.2%,增幅比山区县低4.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0639元。辽南山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在三地山区之首位,但增速为三地最低,这不仅是因为辽南山区经济基数相对较大,更多的是经济活动中尚缺少新的增长点。辽西山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低于其他两地,但增速与山区县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辽东山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高于山区县平均水平,居三地之中位,其经济增速为三地中最快,比上年增幅高于山区县3.5个百分点,比2001―2003年平均快1.5个百分点。辽东山区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林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林业增加值占山区县的72.4%,占全省县(市)区的48.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山区县的55.3%,旅游总收入占山区县的59.1%,占全省县(市)区的30.8%。 2、财政收入 财政增收差距较大,辽南山区财政增收最快。2003年,辽南山区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幅比山区县高7.6个百分点,比辽东、辽西山区分别高14.1个和3.8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全省县(市)区的平均增长水平,从2001―2003年看,辽南山区财政增收能力明显好于其他两地山区和全省县(市)区的平均水平,其中瓦房店市贡献最大。辽西山区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8.8%,高于山区县和全省县(市)区。辽东山区增收能力稍弱,2003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3亿元,增幅均低于山区县和全省县(市)区的平均水平,东部山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负增长,主要是有9个县区财政减收所致。 3、农民收入 2003年全省山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7%,比全省县(市)区高0.6个百分点,其中,辽南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最高,比上年增长9.9%,增幅高于山区县和全省县(市)区0.2个和0.8个百分点。辽西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3.6%,收入水平低于山区县,增幅高于山区县和全省县(市)区,居三地山区首位。辽东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7%,收入水平高于山区县但低于全省县(市)区,增速低于山区县和全省县(市)区的平均水平。 (三)山区县经济在全省的位置 随着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山区县经济作为全省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在全省县(市)区经济增长中,山区县贡献率接近32%,农民收入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山区县的区域经济实力、地区财力和居民收入水平仍与全省县(市)区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大部分山区仍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经济滞后地区,山区县以占全省县(市)区46.2%的人口、64%的土地面积、51.4%的乡村从业人员和45.9%的耕地面积,只创造了全省农业县占32.6%的生产总值,凸显资源配置和产出效果不对称。全省的主要贫困人口都分布在山区,山区县中有18个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辽西11个县区全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的建平县和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0%。地区财力不足,农民增收缓慢,地区发展不平衡也呈加剧趋势。 山区县以全省36%的总人口,创造不到全省1/5的经济总量,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也应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山区经济也有积极的一面,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经济载体。近年来,山区县在发展经济和努力缩小与全省差距的力度上均有所作为,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从东部山区大力发展林业种养和旅游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个案对比中,从辽西山区将开展大规模生态整治建设,由此引发的劳动就业增加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远期效果等方面,都将为山区经济提供了加快发展的经验。 二、影响山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问题。劳动力转移任务重。2003年全省农业从业人员655.13万人,平均每一农业劳动力拥有耕地8.5亩,山区县有农业从业人员348.6万人,占全省的53.2%,农业从业人员人均拥有耕地7.3亩,其中辽东7.9亩,辽西山区7.7亩,辽南山区5亩。按照公认的标准评价山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且参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机械、物资的劳动力替代程度、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来分析,山区县将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将对社会增加新的就业压力。 2、资金问题。一是财政依存度低。2003年山区县的财政依存度只有3.2%,不及全省7.4%的一半,财政收入随生产总值增长的比例小,山区建设中的问题难以通过自身解决,有增长而无发展;财政支持有限,2003年全省山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支农支出只有4.9%,远远低于农业四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二是农村资金流失比较严重。农村邮政储蓄存款全部流出,信用社存款上存后只有不到一半的比例留在农村,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只存不贷;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耕地占用补偿费额度低和不到位、不合理收费等途径,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农村资金“泵出”效应明显,资金大量外流使农村“失血”过多,农村贷款难影响“三农”问题久拖未决。 3、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脆弱,旱涝灾害频繁经济损失巨大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辽西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目前全省有沙化面积1313万亩,直接危害耕地675万亩,草场12万亩,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0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将直接威胁中部商品粮基地。 4、经济发展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农村发展诸多欠帐和历史遗留问题,山区农业人口贫困人口多,工业化城镇化吸引了土地价值、农村资金和农村优秀劳动力的净流出。目前,全省工业经济离实现规模、结构、效益的良性循环尚有一定距离,城市还有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工业反哺和城市消费结构升级拉动力微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传统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仍广泛运用于山区县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比照农业比较发达的其他地区,农业产业链较短,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附加值低。山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受教育程度方面的较低水平等一系列因素限制,使广大山区期望通过自身积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很小。 三、几点建议 1、要政府重视。要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指导山区经济建设,推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让子孙后代都有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山区开发要以环境成本为第一约束要件,从保护环境优化生态的前提出发,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杜绝以任何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开发,我省山区已为破坏生态环境付出沉重代价。发展山区经济要加大植树造林、生态建设、资源开发,要与山水林田路项目发生联系,需要各级政府制定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治理,要根据山区自然条件适度开发,因地制宜做好规划,促进山区经济协调发展。 2、要区别对待。发展山区经济要重点解决贫困农民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要搞好扶贫开发,按照国务院“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以促进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努力提高贫困户素质;以龙头企业带动为切入点,努力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的工作思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山区经济的加快发展。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加大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信息,流通服务水平,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吸引和外资和民营资本,放宽金融信贷及税收政策,降低山区企业税费负担。 3、要科技进山。提高山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山区人财物流失的影响,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投入明显偏低,科技进步拉动作用较低,专门人才缺乏,而且缺少能吸引科技进山的优惠政策。对此,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增加对山区的科技投入,吸引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到山区创业发展。要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小生产转化为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生产,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要做大林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我省有沙化土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240万公顷,分部在辽西北、中部辽河沿河地区和辽东湾沿海地区,朝阳市部分县区进入荒漠化监测范围总面积达106万公顷,全省有宜林荒山近1600万亩,70%分布在辽西北地区。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需仰仗森林的天然屏障防沙阻沙,涵养水源,封山育林、扩大植被、防沙固沙等生态环境治理应成为开发辽西山区的首要任务。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特性,客观上需要投入公共财政资金完成大规模生态整治任务。要通过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山区剩余劳动力转向生态建设方面,将极大缓解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东西山区通过大力发展林业新兴产品,如花卉苗木、中药材山野菜、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林等劳动密集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增加劳动收入,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