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4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迅速下降到2.8%,有不少机构与媒体纷纷预示,国内的CPI上涨压力已基本上放缓,2005年国内物价也会重新回到低位运行上。有人甚至于呼吁随着国内CPI增幅的下落,要当心中国2005年进入通货紧缩。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部署2005年人民银行十项任务时曾表示,2005年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在进一步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
度,继续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和物价过快上涨。也就是说,物价仍然是央行关注的重中之重,预计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调整,以及其他货币政策操作,将在很大程度上与物价波动挂钩,物价将成为未来判断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尽管一些宏观数据表明,2004年的宏观调控取得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遏制了年初过热的经济,但是年底的这些宏观数据只是相对于年初来说是下降了。如果把这些数据放在平常经济条件下作比较,哪一个数据不是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在高位运行呢?1~11月的GDP增长超过9%、CPI增长4%、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增长13.9%;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9%、广义货币增长14%、房价增长近13%。整个国家经济在高位运行,投资必然会增长迅速,物价水平岂会下降呢?
可以说,中国经济进入2005年,要说CPI迅速回落是相当不确定的,相反,CPI的上升仍然是2005年的主基调。
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首先,尽管经过2004年宏观调控,但2005年国内经济扩张并不会停止,还有可能加速。国内经济的快速扩张,必然会造成生产资料需求的迅速增长,从而拉动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不仅迟早会传导到消费品上来,也会带动服务品价格的上涨。
其次,能源油电运及原材料的紧缺或供应之瓶颈,在2005年不会有多少改善。2004年煤电运输油供应全面紧张,使得其价格大幅上涨,不少地方煤炭及公路运输价格上涨一倍以上。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剧了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也推动向这些行业投资迅速增加。2005年国内煤炭供应仍然不足已成定局。煤炭与能源的短缺,必然会导致煤炭与能源价格继续上涨,而煤炭与能源价格的上涨或是导致电力不足或是导致电力价格的上涨。还有,如果国际油价2005年继续上涨,那么将对国内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
第三,2005年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国内房价的上涨。2004年国内房价上升较大,但由于目前CPI权数中居住因素所占的比重不合理,因此国内房价上涨因素反应在CPI权数中的比重肯定会不高,否则,2004年CPI不会这样低。因此,2005年房价上涨因素如何真实地反应在CPI指数中应该是相关部门注意的问题。
央行利率政策主导房价走势
当然,2005年国内房价走势,按照房地产商的说法肯定会如2004年一样大涨。他们认为,今年的房价上涨主要在于土地控制、建筑材料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等,但在笔者看来,这些都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2005年房价上涨幅度要看央行采取什么信贷与利率政策,特别是央行的利率政策。2005年,如果央行利率调整的频率较高,那么房价快速上涨机会不大,甚至会下跌;如果央行加息的频率过低,那么房价仍然会上涨,再加上国内房地产商的炒作,其上涨的幅度多大更是不确定。
如果国内房地产价格再次快速上涨,不仅会带动钢铁、水泥、建筑材料等产品的价格上涨,新的一轮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又可能出现。这样必然加剧能源、电力、煤炭、运输等进一步紧张,以及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而房价与这些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会拉动消费价格上涨。可以说,这是央行为什么要十分国内物价变化的关键。
政策性调价不可忽视
2005年物价的上涨还在于公共服务的政策性调价。如与民众生活十分密切的水、电、燃料、交通运输等公共服务品的价格,尽管2004年有一定的涨幅,但由于政府控制,其价格上涨的幅度都十分有限。但是,2005年许多地方将会继续出台相关的政策与措施,这些公共服务价格会随着政策的出台上涨。这些都成为CPI上涨的巨大压力。
近几年来,尽管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十分迅速,但中国的要素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这就使得土地、资金、劳动力和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不仅被严重低估,而且使得其配置严重扭曲。从传递出的各种政策信息来看,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资金市场化、劳动力保护和资源市场化已经或正在被纳入下一步的政策重点,这必然对要素价格、进而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巨大的影响。(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