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轩
今日本报一版报道,丰田汽车在中国兑现WTO承诺,放开进口汽车部分税额限制之后,已率先采取行动,12万辆丰田佳美2.2将以12万元/辆的到岸价突袭中国市场。丰田是今年最早行动的企业,岁末年初,已经在中国完成抢夺市场的布局。
群虎环伺于中国汽车市场门外的局面相持已久,如今,虎群已开始破门而入了。
“到中国去”成了近年来国际汽车产业的潮流,对于任何一家国际汽车厂商来说,中国都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庞大市场。针对中国可能出现的成本优势,国外汽车巨头早已想尽办法欲扼杀尚且处在朦胧期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面临这样的冲击,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能否健康地活下来,则要看自主品牌企业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否有效以及国家是否出台针对性的新产业政策。其中,与国外汽车巨头因为模仿而起的冲突中,国家是否会进行有效的保护至关重要。国家出台产业政策目的在于保护国内汽车产业,提高国内汽车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对国内厂商进一步放开各种管制,促进其成长势应成为新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此外,保护国内厂商的另一手段是限制国外厂商的进入。
然而,政策制定者却不得不遵守WTO的承诺,新产业政策之所以到现在还犹抱琵琶,大概亦困于此。在保护与开放的摇摆之间,政策制定者将很难获得平衡。
我们看到的另一个严酷的现实是,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本,如重庆摩帮、做电池的公司等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汽车行业,产业政策的缺口不断被撕大,而所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却无从提起。原本中国汽车业三大集团旗下各生产企业被寄予自主开发厚望,如今却多数在技术上更加依靠国外厂商,直接拿着国外厂商的车,贴上与国际同步技术的标签,参与日益残酷的国内市场竞争。
还有,业内人士估计,除了制造业的血战,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大战也会异常惨烈。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涉及到汽车驶下生产线直至汽车报废的诸多方面。大致包括:汽车及零部件的国内流通、汽车进出口经营权、进口车和国产车的分销服务、公路交通运输业、分期付款、汽车保险、租赁、信息服务、二手车交易乃至停车场与加油站建设。而在这些领域,中国企业与国外大鳄的差距更比制造业大得多。
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性产业,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性要素。政府政策的基点应建立在培育与维护一个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基础上。上世纪70年代韩国汽车所出售的产品基本上是模仿美国及日本的,但是韩国汽车却在模仿中走出了一条自主风格的道路。事实上,相关企业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不加强自主品牌的研制与开发,仅仅将希望寄望于国家政策保护,死亡也是必然的。因为,市场全球化的大门早已洞开。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