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的分析研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打造包括济南、青岛、烟台等8个城市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其发展,促进其崛起,使其成为全国区域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对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集团作为以母公司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经济联合体,在半岛城市群中发展状况如何,贡献有多大,在打造半岛城市群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其集聚、扩张和带动作用,各级
领导十分关心,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为此,依据跟踪监测的企业集团发展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一分析,供领导参考。

    成就与贡献

    (一)企业集团数量快速增长。从现有企业集团成立时间看,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1年以前为起步期,有各类企业集团65个;1992年-1998年为快速发展期,每年净增加的集团数量在45家以上,1997年高达63家,7年间净增加企业集团364家;1999年以后为平稳发展期,每年净增加的企业集团在10家以上。截止到2004年6月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达到507家,比1997年末增加195家,增长62.5%,平均年增加30家。

    (二)企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6月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拥有资产9635.4亿元,比1997年末增长1.6倍,户均资产19.0亿元,比1997年末增长58.2%;从业人员达到1650604人,比1997年末增长8.4%。

    (三)企业集团的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134.9亿元,比1997年末增长1.5倍;户均营业收入14.4亿元,比1997年末增长59.6%;利润总额458.6亿元,比1997年末增长2.9倍,户均利润0.92亿元,比1997年增长1.5倍;出口销售额547.3亿元,比1997年增长12.6倍。

    (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2003年,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创造增加值2852.3亿元,相当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2.1%,相当于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的34.2%。换言之,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全省GDP、半岛城市群GDP0.2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按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计算,第二产业创造增加值2292.4亿元,相当于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的33.5%,相当于半岛城市群第二产业增加值的50.3%,其中创造工业增加值2234.7亿元,相当于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7.4%,相当于半岛城市群工业增加值的50.3%。第三产业创造增加值553.9亿元,相当于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3%,相当于半岛城市群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5%。第一产业创造增加值5.9亿元,相当于全省第一产业的0.4%,相当于半岛城市群第一产业的0.8%。

    模式与特点

    (一)集团成员企业多样化。企业集团作为多个法人企业的经济联合体,随着规模的扩大,成员企业日趋多样化。2003年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共拥有成员企业3320个,比1997年末增长47.6%,户均6.7个。从事第一产业的成员企业28个;第二产业的成员企业2199个,其中工业企业1993个,建筑业206个;第三产业的成员企业1093个,集中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分别为545、51、130和136个。

    (二)集团组织结构多层化。企业集团作为以资本为纽带、母公司为主体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一般具备2个以上的层次。2003年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中,有二个层次(母、子公司)的326家,占65.6%,有三个层次(母、子、孙公司)的有74家,占14.9%;有四个以上层次的有21家,占4.2%。

    (三)集团经营行业多元化。一是涉足的行业面广,2003年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子公司涉足的国民经济行业小类486个,占全部行业小类的53.2%;中类269个,占行业中类的74.8%;大类81个,占行业大类的85.3%,门类18个,占门类的90.0%。二是多产业经营,2003年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从事经营活动均在同一大类的有176个,占35.4%,不在同一大类的行业,但对主业有辅助作用的有204家,占41.1%,完全在不同的行业大类进行投资经营的有117家,占23.5%。

    (四)工业企业集团居多。从半岛城市群内企业集团主营活动情况看,工业集团359家,占72.2%,其中,制造业327家,占65.8%。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工业集团的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实现利税分别为6016.5亿元、5570.3亿元、641.7亿元,分别占71.0%、78.1%、83.0%(详见表一)。

    表一:2003年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主营行业情况

                                      单位个数          资产总计(亿元)
                                   指标值   比重(%)   指标值   比重(%)
    第一产业                          2.0         0.4      5.0         0.1
    第二产业                        387.0        77.9   6287.3        74.2
    采掘业                           17.0         3.4    717.4         8.5
    制造业                          327.0        65.8   4285.4        50.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5.0         3.0   1013.7        12.0
    建筑业                           28.0         5.6    270.8         3.2
    第三产业                        108.0        21.7   2182.9        25.8
    批发零售业                       58.0        11.7    710.4         8.4
    房地产业                         19.0         3.8    190.0         2.2
                                      营业收入(亿元)    利税(亿元)
                                    指标值   比重(%)   指标值   比重(%)
    第一产业                           4.8         0.1      0.4       0.1
    第二产业                        5783.9        81.1    654.0      84.5
    采掘业                           583.1         8.2    223.9      28.9
    制造业                          4330.2        60.7    379.7      49.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57.0         9.3     38.1       4.9
    建筑业                           213.6         3.0     12.4       1.6
    第三产业                        1346.1        18.9    119.6      15.5
    批发零售业                       869.3        12.2     20.6       2.7
    房地产业                          27.2         0.4      3.2       0.4

    (五)公有制企业集团为主导。从母公司控股情况看,公有制企业集团291家,占58.5%,其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78.1%、78.1%、84.6%(详见表二)。

    表二:2003年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母公司控股情况

                   单位个数(家)        资产总计(亿元)
                   指标值   比重(%)   指标值   比重(%)
    国有绝对控股      171        34.4   5191.8        61.3
    国有相对控股       27         5.4    316.3         3.7
    集体绝对控股       73        14.7    970.1        11.5
    集体相对控股       20           4    141.4         1.7
    其它              206        41.5   1855.7        21.9
                     营业收入(亿元)      利税总额(亿元)
                     指标值   比重(%)   指标值   比重(%)
    国有绝对控股       3799        53.2    543.9        70.3
    国有相对控股      198.6         2.8    23.79         3.1
    集体绝对控股     1407.1        19.7     73.2         9.5
    集体相对控股        166         2.3     13.9         1.8
    其它             1564.3        21.9    119.4        15.4

    (六)大多数企业集团集中在胶济铁路沿线,青岛市的企业集团龙头作用明显。从地区分布看,企业集团集中在龙头城市青岛及省会城市济南连接的胶济铁路沿线的四市,共有企业集团344家,占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总数的69.2%。从主要经济指标看,胶济沿线四市企业集团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实现利税、从业人员分别为6700.4亿元、5604.7亿元、457.8亿元,分别占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79.1%、78.6%、59.1%。特别是青岛市,营业收入和实现利税龙头作用明显(详见表三)。

    表三:2003年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分布情况

          单位个数(家) 资产总计(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利税总额(亿元)
        指标值 比重(%) 指标值 比重(%) 指标值  比重(%) 指标值 比重(%)
    济南     91    18.3   3452.6   40.7   2267.9      31.8    212.7   27.5
    青岛    130    26.2   1929.6   22.8   2420.1      33.9    165.4   21.4
    淄博     72    14.5    645.7    7.6    479.1       6.7     39.4    5.1
    东营     22     4.4    715.2    8.4    668.3       9.4    232.1   30.0
    烟台     73    14.7    728.4    8.6    520.3       7.3     53.6    6.9
    潍坊     51    10.3    672.5    7.9    437.6       6.1     40.4    5.2
    威海     43     8.7    241.7    2.9    291.7       4.1     26.0    3.4
    日照     15     3.0     89.4    1.1     50.0       0.7      4.6    0.6

    优势与前景

    (一)制度创新能力强。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较全省企业集团而言,改革力度较大,多数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2003年末,母公司改制为公司制企业的355家,占企业集团总数的71.4%。其中,国有独资公司,其它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占企业集团总数的11.3%、36.0%、22.1%。改制的企业集团基本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劳动、人事、工资制度改革已基本到位,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详见表四)。

    表四: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母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情况

    公司登记注册              单位个数           成立股东会(家)
    类型                2003年末   比重(%)   2003年末    比重(%)
    国有企业                 61        12.3                       
    公司制企业              355        71.4          288          58
    国有独资公司             56        11.3            2         0.4
    其它有限责任公司        179          36          170        34.2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10        22.1          110        22.1
    中外合资企业              5           1            4         0.8
    港澳台合资企业            5           1            4         0.8
    其它                     81        16.3           38         7.7
    公司登记注册          成立董事会(家)         成立监事会(家)
    类型                2003年末   比重(%)   2003年末    比重(%)
    国有企业                 26        5.23           16         3.2
    公司制企业              346        69.6          327        65.8
    国有独资公司             56        11.3           40         8.1
    其它有限责任公司        170        34.2          171        34.4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10        22.1          110        22.1
    中外合资企业              5           1            4         0.8
    港澳台合资企业            5           1            2         0.4
    其它                     62        12.5           42         8.5

    (二)科技创新能力强。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重视科技发展活动,到2003年末,设立技术中心的达到345家,占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69.4%;科研人员已达59573人,户均120人;接受技术成果转让的101家,占20.3%;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企业集团达240家,占48.3%;近三年有159家向国内和美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申请专利,其中获得国内专利申请授权4700件,已应用专利4256件,国内专利应用率为90.6%;获得美国专利申请授权65件,已应用专利41件,美国专利应用率为63.1%;2003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079.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高达18.0%。这些指标均高于全省企业集团平均水平,显现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管理创新能力强。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重视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到2003年末,78.5%的企业集团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31.6%的企业集团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认证,另有24.8%企业集团还获得了其它国际认证。目前,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拥有山东名牌产品190个,占全省名牌产品总数的41.1%;拥有国家名牌产品40个,占全省的国家名牌产品总数的69.0%。

    (四)领军人物素质高,领导、决策和驾驭能力强。资料显示,半岛城市企业集团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31.7%的同时,领导班子成员个体素质较高,而且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较为合理。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领军人物,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分别占40.4%和55.7%;工龄在21-35年的分别占50.1%和58.8%;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分别占56.3%和66.4%;拥有11-25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经验的职业管理者分别占55.5%和60.6%;任现职前为科研、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分别69.6%和83.1%。经理层中多数为大学学历企业集团的占49.5%,并有37.3%的人员熟悉国际商务。这样一个年富力强、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领军群体,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发挥着强有力的领导、决策和驾驭作用。

    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较强的发展优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据对半岛城市企业集团负责人问卷调查,认为发展前景“很好”的占21.3%,认为发展前景“较好”的占57.8%,仅有18.7%的负责人认为发展前景“一般”。

    矛盾与问题

    (一)企业集团的规模仍然偏小,与国际国内大企业集团差距明显。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快速成长,但绝大多数企业集团的规模较小,真正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并不多(详见表五)。

    表五:2003年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分组情况

     营业收入(亿元)   集团个数(家)   比重(%)
    10亿元以下                      371        74.6
    10-50亿元                       101        20.3
    50-100亿元                       14         2.8
    100亿元以上                      11         2.2
    合计                            497         100

    表五可见,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的占74.6%,50亿元以下的占94.9%,而10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仅占2.2%,海尔集团虽实现805.7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全省第一,但与2004年世界500强最后一名营业收入还有很大差距。资料显示,位居2004年世界500强第一名的沃尔玛,营业收入为2630.09亿美元,相当于半岛城市群全部企业集团营业收入总和的3倍多,是海尔集团营业收入的27倍多;中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938.6亿元,相当于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前58家之和,是海尔集团的6倍多。

    (二)企业集团“本地化”色彩浓重,“走出去”的步伐缓慢。2003年末,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拥有成员企业(母、子公司)3320个,其中,在本市辖区内的成员企业3014个,占全部成员企业的90.8%;在半岛城市群以内的成员企业3114个,占全部成员企业的93.8%;在省外的成员企业仅有135个,占全部成员企业的4.1%;在国外的成员企业仅有4个,占全部成员企业的0.1%。从经济总量看,在省外的成员企业实现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在半岛城市群的企业集团总额中仅分别占2.8%、4.3%和2.3%,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在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总额中仅分别占3.1%和4.3%;在国外的成员企业实现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在半岛城市群的企业集团总额中仅分别占0.02%、0.04%和0.04%,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在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总额中仅分别占0.02%和0.01%。

    (三)民营企业集团经济总量偏小,实力较弱。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末,半岛城市群民营企业集团虽多达206家,占41.5%,创造增加值520.0亿元,但仅占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18.2%,相当于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的6.24%;拥有资产1855.7亿元,占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21.9%;实现营业收入1564.3亿元,占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21.9%;实现利税119.4亿元,占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21.9%

    (四)生产经营面临着诸多矛盾。关于当前影响企业集团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据对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负责人问卷调查,认为资金短缺的占73.0%,认为企业债务沉重的占41.7%,认为科研开发能力弱的占35.8%,认为产品缺乏竞争力的35.2%,认为企业富余人员问题突出的占20.9%,认为技术设备陈旧的占19.3%,认为地区间贸易壁垒的18.5%,认为上级行政部门干预的占9.3%,认为还存有其它因素的占30.2%。

    (五)企业集团实施收购兼并、资产重组还存在一些障碍。据对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负责人问卷调查,当前企业集团实施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认为被兼并企业的银行历史欠账的占52.7%,认为无法安置被兼并企业职工的占48.3%,认为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的占47.1%,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占46.9%,认为地区、部门条块分割的占23.7%,认为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的占18.1%,认为其他障碍的占34.6%。

    (六)企业集团内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关于目前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据对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负责人问卷调查,认为缺乏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占27.6%,认为内部产权关系尚未理顺的占25.6%,认为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的占17.1%,认为企业集团产权管理部门职能弱的占8.9%,认为受上级行政部门干预较多的占7.7%,认为还有其它问题的占9.1%。

    对策与建议

    鉴于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的发展特点、发展优势、面临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要更好地发挥企业集团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进程中的作用,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做大做强企业集团,具体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抢抓机遇,积极扩张。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特别是国际产业分工高潮的来临,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带来良好机遇。因此,企业集团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加快国内企业兼并、重组,实施低成本扩张步伐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国资金、技术和人才,并大胆“走出去”,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快速膨胀,做大做强。

    (二)深化改革,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深化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在落实已出台政策的同时,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责、权、事对等机制,更好地落实经营决策权、人事任免权、经济处置权和保值增值权责与义务以及监督激励制度,促进其健康发展。二是深化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改革,加大已出台剥离政策的落实力度,使企业轻装上阵,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避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使其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发展。四是采取法制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多管齐下治理市场环境,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一个平等、宽松、法制的市场氛围,促进其发展。五是加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协调,消除行政区域间的经济壁垒,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为企业集团发挥集聚、扩张和带动优势提供有力支持。

    (三)加大融资力度,解决企业集团发展的资金瓶颈。解决目前73.0%的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资金短缺这一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要加强资金监控,增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科学性,提高资金利用率,并强化清欠力度,加速资金回笼的同时,加大融资力度。一是在国家金融政策指导下,扩大贷款融资;二是积极争取企业债券发行额度,扩大直接融资;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整体、部分或拆分到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扩大社会融资。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融资予以强力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使企业集团真正成为半岛城市群的经济亮点。民营经济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三大亮点”之一,在半岛城市群中取得长足发展,就企业集团而言虽然单位个数已占41.0%,但经济总量小,实力弱,应大力发展。一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以及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出台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营企业集团真正在企业注册、市场准入、生产经营、税费优惠、融资扩展等方面享受便利和“国民待遇”,促进健康快速发展。二是鼓励民营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公有制经济的改革、改组、改造和重组,在为公有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壮大民营企业集团。三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半岛城市群企业集团注入新的资金、技术、管理成分,扩大民营企业集团的经济实力。

    (五)全方位加强企业集团内部管理,提升自身素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化产权管理职能,理顺内部产权关系,健全母子公司体制,深化工资、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加强生产、经营、财务、成本、技术、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做大做强,为半岛城市群的崛起,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山东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