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旅游业 > 正文
 

出境游历史突破 旅游业调整破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唐福勇

  “2004年是中国旅游业最具有突破性发展的一年。”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见面后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而随着2004年年底中、美两国《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已经遍布世界所有有人居住的各个大洲,从某种意义上也预示,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很快都将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

  说到突破,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从重大事件也可看出,2004年9月1日,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向中国开放;2004年6月,非洲国家连片开放;10-11月,南美国家相继向中国开放;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美利坚合众国商务部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12月30日,北马里亚纳群岛与我国签订旅游协议;12月,中国公民的德国自由行开始。

  通过时间表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中美两国协议的签署,表明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大国也不得不开始考虑接纳中国旅游者,更说明了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开始遍布全球各洲。

  另外,岁末传出的关于中国公民德国自由行的消息预示着非团体出境旅游也将逐渐放开,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国自由旅行的日子眼看着就越来越近了。

  从数字来看,这种历史突破也有其依据,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从1992年开始有统计数字公布以来,2000年第一次闯过了一千万大关,之后花了9年的时间,到2003年闯过第二个千万大关,这只用了3年的时间。而2004年可望超过2800万,其增长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突破是有了,而随着这种突破的延伸,旅游中心人士认为,国内的出境游政策也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到调整的时候了。

  而这种调整显然要着力于:合理评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影响,考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相关承诺的兑现和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的时间临近,包括今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必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度发展的趋势,从而调整现有中国出境旅游的相关政策。同时,旅游服务进口所造成的外汇流失也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另外,随着市场的扩大,出境旅游市场需要净化,国内外一些旅游经营商利用信息不对称等优势设下陷阱,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不断发生。由此而形成的低层次的竞争,此起彼伏的“价格战”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否则这种现象会随着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的增加而蔓延到其他一些新的旅游目的地。针对目前一些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纷纷以赌博活动来诱惑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我国也应对旅游而来的“赌博”诱惑引起关注。

  需要调整的还有人们的旅游保险意识。长期以来,中国人的保险意识不强,在出境旅游活动中,个人旅游保险往往被忽视,或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在境外发生意外,不仅蒙受巨大损失,而且使正常活动受阻。值得注意的是,出境旅游者在境外遭遇意外的情况与日俱增,政府和旅游经营者要加强旅游保险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出境旅游者的保险意识。

  旅游中心的热点报告同时预计,刚刚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影响将会改变出游方向,而且,这一灾难的实际影响尚不明朗,灾难再发和并发的可能性还难以估计,再加上灾难给旅游者带来的心理恐惧还会发生作用。在受灾严重的国家中,多是受中国公民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因此,预计200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选择会有大的改变,尤其是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期间,更多的旅游者可能会选择港澳地区和欧洲等国家和刚刚开放的北马里亚纳群岛,政府和业界对此应有所准备。

  (注:相关数据及资料源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04年旅游热点问题点评》报告)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出境游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