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由“拒检”成功反省“送检”管理思路(曝光·声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07:52 人民网-市场报

  岳建国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对部分省市肉类食品产品和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还公布了这样一条奇怪的信息:老保定肉制品厂和济南蓝天太阳能热水器厂拒检!

  笔者实在纳闷:面对代表政府监管市场的质检部门,这两家企业怎么想拒检就能拒检
成功?质检部门难道没有提前防止企业拒检的办法?其惩罚的惟一办法就是将他们拒检这一信息进行公布?要知道,这种做法至多是给消费者划了一个问号,并不能说明他们的产品真有问题,说不定还让人联想到这是企业对质检部门违规检查的一种反抗。如果他们的产品确实存在问题,不但误导消费者,而且拒检企业的损失要比老老实实参检者小得多,这是不公平的!

  无论是从管理体制或具体操作过程上看,企业根本就没有能力拒检成功:国家质检总局是国家最高最权威的产品质量监测机构,是企业的管理部门之一;他们既然是企业,他们必须通过批发或零售企业销售产品,既然是抽查,如果得知某个企业拒检,质检部门到市场上买几个样品就可进行检测,他们有啥办法将拒检坚守成功?

  这只能从质检办法上来找原因了。从拒检成功的现实看,国家质检总局实行的是几十年不变的“送检”老一套———即下发通知,让各被检企业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指定的种类或批次送到质检局。如果有的没有按时送,那就打电话催一催,催上一两次厂家仍然不送来,那就被认定为拒检。笔者觉得,“送检”虽然是一种让质检部门最少操心、最省事、成本最低、最能产生“管理感”的一种做法,但更是一种起不到应有的抽查效果的做法。

  “送检”这种管理思路和我们耳熟能详的行政“大检查”几乎一模一样,只能起到给被检企业通风报信、编织圈套让检查部门往里面钻的作用。企业不可能将自己认为不合格的产品拿去检测,起码会挑选相对较好的产品,有的企业还会为应付检测而专门生产出一批好产品的可能,也不能排除某些厂家将其他厂家的产品贴上自家的商标拿去检测。这样的“送检”其效果可想而知:即使在检测中合格,也是假合格,给这种产品发合格证只能起到帮助厂家坑害消费者的作用。同时这种检测还会向厂家传递一个信号,就是觉得质检部门那帮人好“忽悠”得很,从而不把他们当一回事,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质检部门所用的样品都是自己在市场上随机取得的,根本就没有“送检”、“集中检查”这一说,这种“暗检”的抽查法值得我们借鉴。作为国家质检总局,应该在推行这种“暗检”的办法上带好头,只有这样,才能让存心作假的企业“防不胜防”,没有空子可钻,其检测结果才最可信、最公正、对消费者最负责,也压根就不会出现拒检这一怪胎。

  《市场报》 (2005年01月11日 第六版)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