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普查任重道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09:35 东方早报

  调查缘起

  2005年1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经济普查的登记工作在新年第一天拉开序幕。以全面掌握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目的的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开始。那么,无论是普查对象还是普通民众对本次经济普查了解多少?参与的态度如何?早报财经第一调查上周通过wwwsearchinanetcn进行了一次
相关调查。本次调查共调查了3942名人士,其中男性占67.4%,女性占32.6%。受访者人数3942名。年龄主要分布在21~30岁之间,构成总体人数的65%。36.5%的受访者月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受访者占总体的27.3%,平均月收入为2065.5元。在受访者的学历构成中,大专和本科分别占37.2%和42.1%。综合调查各项数据,仅就“经济普查”这一名词而言,已经家喻户晓,但经济普查的目的、意义、规范尚未深入人心,各种主观顾虑和客观因素影响制约着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绘制中国经济年鉴的工程依旧任重道远。

  八成人支持普查

  调查显示对于已经开展的经济普查来说,大家的了解还是不深。有68.8%的人仅是听说过,具体内容还不是很了解,10.2%的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如图1)。也就是对“经济普查”这个词而言,虽被众人所知,但实际内容则并不清楚。另外,在被问及“经济普查的目的时”,13.9%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10.7%的受访者认为普查是为了查偷税,甚至有11.8%的受访者认为普查是为了反腐败。

  尽管民众对经济普查认识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民众对经济普查持普遍接受的态度。在受访民众中,表示经济普查与自身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有一定关系”的分别占总体的22.9%和50.4%,两项合计达73.3%。此外,超过八成(81.1%)的受访者表示会积极配合普查工作。

  六成人打算利用统计结果作决策依据

  就信任度而言,38.7%的受访民众表示会对本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统计数据“比较信任”,10.6%的人表示“非常信任”,两项合计为49.3%。即:近一半的受访者对本次的统计数据抱有较高的信任度。另外还有四成受访民众对此持观望态度。表示“非常不信任”或“不太信任”的受访民众占总体的一成左右(10.8%)(如图3)。

  在衡量信任度的另一指标———数据利用率上,有16.8%的受访民众表示会利用本次的普查数据作为个人决策的依据,表示“可能会”的有45.1%,表示“不会”和“不太会”的约占总体的三分之一(33%)(如图2)。看来,对于民众普查数据的信任度,我们可以表示谨慎的乐观。

  那么,民众又会在哪些方面利用普查数据作为个人决策的依据呢?调查显示,受访民众将主要在投资(56.9%)、理财(56.2%)、消费(49.5%)、置业(42.2%)、求职(31.3%)这五方面参考普查数据从而进行个人决策。

  受访者对普查顾虑多

  尽管政府一再重申“本次经济普查数据不作他用”等三项承诺,但民众依旧显得顾虑重重。受访者对普查存在的顾虑从高到低依次是:普查的结果将用来作为增加各类费用的依据(75.9%)、会泄漏个人隐私(72%)、会泄漏公司的商业秘密(65.8%)、担心露富(53.2%)、结果可能作为偷税漏税进行处罚的依据(51.6%)等。

  当被问及“了解政府的三项承诺后您依然担忧的原因”时,64.8%的受访民众表示“对三项承诺的执行力度存有疑问”,63.3%的受访民众表示“社会诚信度不够,对普查员不信任”,持有“政府政策的公信力不够,担心朝令夕改”观点的受访者为45.7%。此外,有24%的受访者把“自己的违规情节较为严重”列入了“依旧担心”的原因。

  此外,受访者认为“企业基层财务制度不健全,难以符合普查的要求”是制约普查数据准确度的最大因素。(感谢上海新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数据)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