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市场篇:国产车崛起 跨国公司战略改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7:15 中国汽车报

    某别墅区出口,大门敞开,宝马325i突然停车。“刘德华”探出车窗怒斥保安:“开好车你就可以满脸堆笑,开好车你就可以不管不问?”几分钟前,他刚刚把宝马车敲诈到手。“形同虚设。”扔下木然的保安,宝马车扬长而去。

    这是电影《天下无贼》中的一个片段。影片中的深蓝色宝马325i,是沈阳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晨宝马让“宝马是好车”的概念通过冯小刚再
次深入人心。在人们眼中,在中国投产的宝马3系、5系俨然成了宝马品牌的代言者。在跨国公司眼里,引进车型有时比进口整车还要重要。

    “我们发现,仅仅依靠进口,宝马满足不了中国的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把更多的优秀车型拿到中国来生产,这是我们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也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在中国广州,宝马525i和宝马530i下线时,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方智勇如是说。

    “事实上,这并不是宝马汽车的专利,很多跨国公司正在用另一种方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很多跨国公司的战略已经悄然改变。他们更青睐于引进新车型。”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的一位人士这样说。

    中国加入WTO之初,许多专家、学者们曾预言,进口车将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变,国产车会受到强烈冲击。

    但三年时间,预言粉碎。2001年岁末,中国正式加入WTO。在之后的两年里,中国汽车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尽管其中经历了“波动”、“降价”等风潮,但乘用车60%的增长依然成为2002年与2003年交界时业界的佳话。对中国汽车市场巨大潜力的认识,也已经融入了跨国汽车公司新的发展战略中。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04年,中国共有近100款乘用车新车型上市,其中中国本土生产的车型超过90%。在这90%的数量当中,合资企业所占比例又超过80%。而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分配也因此而改变。另据权威人士透露,2005年也将有30余款国产车新车型与消费者见面。

    三年里,polo、高尔夫、威驰、赛欧等等一系列名词充斥着人们的视听。现在,奔驰、丰田佳美等也即将来到中国。而进口车的风头即使余威尚在,却离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计划已经越来越远。

    “在中国,除了香港,其他城市的进口车市场份额都在缩小。”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有限公司的赵福,把内地与香港汽车市场进行了比较。事实表明,加入WTO以来,在中国汽车市场,进口车不但没有对国产车造成任何危机,相反却被国产车挤压得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这可能是三年来,汽车市场对大胆预言的专家和汽车界人士最大的一个讽刺。愈来愈新的车型,以至于与世界同步;愈来愈先进的技术,以至于领先国际水平。国产车从来没有这样风光过。

    “从生产到销售、物流、配件等各个环节,高频率地引进新车型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车型多未必会给合资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更多引进新车型,只是跨国公司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或许比整车进口要划算得多。”针对中国汽车市场一年几十个车型的现象,一位分析人士这样认为,“这并不符合国际惯例,也别拿‘中国国情’解释。这本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在世界汽车史上,很多经典车型可以风靡几十年。”有数字显示,尽管现在一款车型的寿命在缩短,但仍然在4年~5年左右。

    不久前,一位合资轿车企业的总经理曾表述过这样的担忧:“外方即将引进的车型,存在质量过剩隐患,可能会在市场上遇到挫折。”据这位总经理介绍,中方和外方曾经就质量过剩导致的价格问题产生过分歧。尽管中方提出过异议,但结果并不理想。

    “这可能只是一个个例。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各个层面的博弈会愈演愈烈。”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的一位高层这样认为。“度过中国加入WTO后的保护期,中国汽车业应该看到跨国公司车型引进和技术引进等战略的变化,并警惕全球经济一体化花环下的新一轮危机。”

    市场篇关键词之一:井喷

    2002年,刚刚加入WTO的中国,就迎来了汽车市场连续两年的爆发式增长,年增长幅度最高时超过了70%,业内形象地称之为“井喷”。虽然“井喷”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消费能力的增强,但加入WTO无异于打开了释放巨大消费能量的闸门。2002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汽车的元年。

    但正如“井喷”的到来出乎人们的意料一样,“井喷”的结束也让中国汽车企业猝不及防。“井喷”在来去之间,给中国汽车业上了一堂市场化的课。“井喷”已经过去,但对“井喷”的思索应该才刚刚开始。

    市场篇关键词之二:冲击

    加入WTO之前,许多专家预言,进口车将给并不强大的国产车带来致命的冲击。但事实表明,进口车的市场表现不但没有给国产车带来任何危机,相反却受到了国产车的强烈冲击,市场领域基本收缩在大排量、豪华车的空间内,难有更大的作为。中国进口汽车贸易公司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以前配额是个宝,但2004年连配额都没用完。”

    说来也是,国外的不少车型都在国内生产了,还有多少人买进口车?但数一数三年间上市新车的数量,明眼人不难发现,“进口车”其实是大量增加了,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面目出现在中国市场。

    市场篇关键词之三:降价

    中国刚刚开始履行降低汽车进口关税的承诺,国产汽车的价格防线就已告失。三年来,不管是搬出“成本账”还是“关税账”,所有试图挡住汽车价格快速下滑趋势的努力都无功而返。虽然大家都谴责单纯的价格竞争,但又有哪个企业能够洁身自好呢?

    随着汽车价格的降幅越来越大,涉及的车型和品牌越来越多,市场对降价的反应也由最初的兴奋变成了麻木。如今,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原因已从等待降价,变成失去了对汽车价格的信心。

    2005年还没到,新一轮的降价战枪声已响。但如何有效地恢复消费者的信心,汽车厂家还有必要多加研究。

    市场篇关键词之四:增长

    200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一度被浓重的悲观情绪所笼罩。市场增速的突然放缓,打乱了所有汽车厂商的市场步伐。“黑五月”的降临,打破了大家对汽车市场再度“井喷”的期望,而“金九银十”的落空,甚至动摇了一些人对中国汽车前景的信心。有人问:我能不能等到新一轮增长的那一天?有人犹豫:坚持一下还是干脆放弃?

    其实,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10%以上的增幅,仍然可以令几乎所有的国家羡慕不已。中国汽车市场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中外专家的共识。但残酷的淘汰赛毕竟已经开始。在决定是否放弃之前,不妨认真想想这两个问题:什么是你必须做的?什么是你能做好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汽车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