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天津市委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和五大战略举措,积极适应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和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新特点,按照“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总要求,近日,天津提出了加快商务发展的重大举措:
1努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以先进技术为主导,推进新一轮嫁接改造调整。着眼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整体经济水平,大力引进当代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引导配套企业聚集,壮大工业支柱产业群,重点引进具有产业龙头带动效应的跨国公司来津落户。
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制订鼓励开放和发展的服务行业引导目录,细化招商项目,加大推介力度。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来津设立服务业外包基地、培训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地区总部。围绕海河开发,大力引进金融、保险、证券、旅游、商业地产和现代零售业种业态。鼓励外国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及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在天津市设立代表处。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各区县成立相应的投资促进机构,大力引进国际著名咨询企业,鼓励各类中介机构参与投资促进工作。培育发展一批招商企业,在注册登记、参与国内外活动、提供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专业化招商。
充分发挥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调整和完善滨海新区整体发展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整合滨海新区资源,加强区域整体协调,将开发区、保税区和天津港的功能及品牌优势与塘沽、汉沽、大港等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在土地、信息、就业、资本市场等方面合力打造新优势,提高一体化招商水平。
提高区县配套产业集群效应。各郊区县以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围绕壮大优势产业,明确产业定位,确定引资重点,发展上下游衔接、配套完善的产业基地。市内各区结合海河开发,重点发展商贸、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
2深度开发国际市场
坚持多元化出口战略。对外商投资企业突出服务促进,对国有外贸企业突出体制创新,对民营企业突出政策扶持,支持各类企业和工商业者登记经营进出口业务。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完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促进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推动传统大宗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创新贸易方式,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地企业在津设立常设采购机构,争取联合国在津设立采购中心,引导企业进入联合国和国际连锁采购网络。
增强口岸国际贸易服务功能。建立口岸环境监督、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全面实施“大通关”工程,口岸各部门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扩大承揽天津口岸腹地的出口货源,推进天津口岸与边疆口岸互动,实现与华北、西北和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口岸直通,促进与中亚国家陆桥商贸流通。
推动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重点推动埃及苏伊士特区、美国天津商贸工业园、乌兹别克塘沽工业园建设,形成一批辐射周边的境外商贸工业园。推动优势企业和民营企业到境外办厂,建立营销网络,参与资源开发、农业合作和开展服务贸易。
大力发展境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推动外经企业采取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组成项目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共同承揽国际工程。深度开发和培育中东、东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工程市场,积极承揽总承包和“交钥匙”工程,带动天津市成套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
3全面提升商贸集散辐射功能
促进批发业加快发展。引导生产企业科学设置供应链流程,推进采购和销售环节的专业化。通过新建、改扩建、联合重组等方式,着力发展集散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形成小商品、农副产品及轻纺产品、陶瓷建材及装饰材料、新旧汽车及相关产品、金属材料、石油及海洋化工交易集散中心。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提升会展水平,聚集商贸资源。加快建设大型展览场馆和配套设施。积极争取国内外投资,尽快建成天津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扩建泰达国际会展中心。
促进现代商贸物流发展。加快发展以天津港口和优势产业为依托的大宗商品物流和配送。重点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及一批理货、采购、分拨、配送企业,加快建设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食品物流基地。引进知名国际物流企业与天津市商贸企业合资合作,用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技术提升商贸配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自备物流服务系统剥离转型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商贸+物流”的方式对传统批发仓储企业进行改组改造。
4加速构建现代化零售商业体系
打造繁荣繁华的商业区街。按照科学规划布局,整体构思设计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和改造提升商业区街。初步形成以和平路-滨江道、小白楼、塘沽解放路中心商业区为核心,区域商业中心为骨干,功能完善,设施先进,业态结构合理的大都市商业网络。实施和平路-滨江道金街”改造升级,新建友谊新天地、现代城、劝华综合购物中心、机电广场等大型设施,通过调整置换,引进跨国零售集团和国内外知名品牌进街经营,使之成为名品荟萃的现代商业街。
建设覆盖城乡的便民商业网络。在市区和农村城镇,发展以大中型综合超市为骨干,餐饮、储蓄、邮政、生活服务相配套的综合性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在居民区周边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建设便利店、早点快餐店、废旧物资回收点、菜市场(生鲜食品超市)等便民商业网点。鼓励发展家政、医疗保健、保洁、物业管理、休闲健身等生活服务业。拆除占路市场,设置便民网点,在农村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消费品零售网络和农资连锁销售网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公司+农户”生产流通模式的数量增加两倍。
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和新型业态。支持各类连锁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本和业务重组,鼓励连锁企业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延伸,支持具有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和“老字号”企业运用商品、商号、管理技术等优势发展连锁网络。积极发展折扣店、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网上购物等新型业态。调整、提升传统业态,引导大型百货店改造与整合,中小型百货商场向专业商店方向转变。销售额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大幅度提高。
5不断加强商贸设施建设
优化商贸设施布局结构。加强对大型商贸设施发展的宏观调控,建立城市大型商贸设施建设项目监测系统,对全市商业网点的数量、布局、结构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实施动态采集分析并及时发布,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
加大商贸设施投资力度。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商贸设施。
加快商贸信息化建设。建设商贸电子管理系统,与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网上对接,实现网上申报、审批,实施网上管理。
6进一步推进商贸企业改革
调整流通领域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商贸流通业经济规模。降低市场准入条件,放宽经营范围限制,鼓励更多的企业和自然人进入商贸流通业。支持外地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来津投资发展商贸流通业。扶持吸纳力强、投资能力弱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发展。
培育流通领域大集团、大企业。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管理规范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支持具有一定实力的本市商贸企业到市外、国外发展。支持商贸资本向生产领域延伸。鼓励外贸企业建立国内销售网络,发展国内贸易;支持内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进出口业务;支持鼓励内外贸企业相互投资参股。按照精干主业、壮大规模的思路,把分散的国有资产向优势行业、优势领域和核心业务集中,组建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实现国有流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加快国有内外贸企业改革。采取“整体打包,债权转股”等方法,解决企业不良债务。关系市场稳定的重点行业,保留一定的国有控股企业,其余企业国有股权比例要明显下降。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科学决策程序,建立和完善市属集团公司经营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加强市场监管和政策引导
整顿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紧紧抓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重点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防范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以食品安全为重点,抓好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农贸市场、小作坊等重点区域的整治,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
完善市场监测系统和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以保障市场供应、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覆盖全市的市场监测网络。实施对重要节日市场和日常市场的监测,搞好重要商品储备,制定米、面、油、肉、蛋、糖、盐、成品油、煤炭等重要商品的供应应急预案,预防和及时消除因突发事件引发的市场异常波动。完善储备商品管理机制,重要商品储备要规范标准,公开招标,择优选择。
提高应对和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搭建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反应敏捷的公平贸易平台。及时监测天津市重要出口商品的出口数量和价格,特别要监测敏感出口市场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充分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应诉工作,帮助企业突破各种贸易壁垒,增强企业战胜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能力。
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市商务委作为全市商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内外贸管理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统一制定商务发展规划,制订法规规章,建立内外贸统一的指标管理体系,加强对国内国际市场相互影响的分析研究,提出预测报告及应对措施。充实内外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商务事业发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扩大出口,对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名牌出口商品给予奖励,对在海外注册商标的商品给予扶持。对在境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企业和机构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扶持发展大型流通企业,扩大授信额度。对资不抵债无偿还能力的国有商贸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依法处理。对商业零售小网点在改制、出售过程中房产证、土地证不全的,市房管、土地部门积极予以支持,符合有关政策的及时予以补办。国有商业网点的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按市场评估价格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