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的分析研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只有真正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为此,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流动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难度和制约因素,为今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问题提供思路。

    一、甘肃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及特征

    按照统计学的概念,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乡村人口中劳动年龄(16周岁)以上能够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不论是否参加劳动,均计算在劳动力资源总数之内。这个定义意味着,农村劳动力含农村人口中符合年龄段的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以及超过劳动年龄而实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口三个部分,而不包含因长期患病、劳动教养而丧失劳动能力和机会的农村人口。另外,由于农村现行所有制及传统农业的特殊性,甘肃农村劳动力中的失业群体,主要以隐性的方式附着于农村经济系统内部。理论上将这一群体称为剩余劳动力。解决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核心。因此,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剩余劳动力在整个市场经济系统中的相对规模和结构,是解决甘肃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一)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及结构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根据全面统计,2003年全省农村人口有2055.73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规模为1213.3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9.02%,其中,劳动年龄内的全部人口有1084.92万人,不足劳动年龄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有70.03万人,超过劳动年龄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有82.81万人,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有24.39万人。除16岁以上在校学生数、家务劳动数及其他外,甘肃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050.49万人,按全省农村457.14万户计算,平均每户拥有劳动力2.30人。从性别分布上看:男性劳动力555.85万人,占52.91%;女性劳动力494.64万人,占47.09%。男性从业人员高出女性5.82个百分点;从年龄结构上看:据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19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6%,19-34岁的劳动力占42.48%,35-44岁的劳动力占21.46%,45-59岁的劳动力占22.42%,60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6.78%;从受教育程度看:甘肃省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52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中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7.07%。

    综上所述,甘肃农村拥有较大规模的劳动力,但缺乏现代化的生产系统所必需的文化和技术素质。这种现状决定了其所能创造的劳动生产率也较低。这说明,甘肃农村尽管拥有数量可观的劳动力,但在现代化的生产系统中可利用的劳动力并不充分。

    (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1、就业率

    农村劳动力失业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失业;另一种是隐性失业。甘肃省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隐性失业,所谓的从业不是充分就业,主要附着在农村各产业内部,虽然农村第二、三产业可能存在现有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现象,但是这部分农村非农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兼业较多,在劳动力产生剩余后,他们一般又回到原居住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因此农村第二、三产业剩余劳动力最终仍然表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在农业内部,林牧渔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剩余现象不突出,甘肃省大部分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只作为副业经营,所以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主要表现为小农业(即种植业)劳动力的剩余。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甘肃省农村的失业率为26%,即就业率为74%,由此计算2003年甘肃省1050.49万农村劳动力中,实际就业的劳动力有777.36万人,失业劳动力即剩余劳动力有273.13万人。这说明在甘肃省隐性附着于农村经济系统内部失业人员还有273.13万人。

    2、就业结构

    从产业分布上看:全省1050.49万农村劳动力中,有760.75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72.42%。而在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中,以种植业为主体,有718.31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68.38%,从事种植业劳动所占比重较大;有87.67万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仅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35%;有202.07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9.24%。可以看出,全省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是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的3倍之多。作为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二、三产业在甘肃省的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上的分布呈现明显不合理状态,农村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分布的比例为1:0.12:0.27,结构分布明显不合理。

    同时可以看出,非农产业人员主要从事建筑业,共有53万人,占整个非农产业劳动力总数的18.29%,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05%;从事工业活动的劳动力为34.67万人,占整个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11.97%,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3%;从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服务业的劳动力为37.4万人,占整个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12.91%,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56%;从事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电通讯的劳动力为22.34万人,占整个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7.71%,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13%;从事科学教育、卫生的劳动力为11.86万人,占整个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4.09%,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13%;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30.47万人,占整个非农产业人员总数的45.03%,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2.42%。

    从地区分布看:甘肃省就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地区的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各不相同。农村经济落后和较为落后的陇南、定西、庆阳和天水四市的农村,其从业人员占全省农村从业人员的近二分之一,农村从业人员达518.42万人。其中,陇南市占12.02%,有126.29万人;定西市占12.93%,有135.82万人;庆阳市占9.72%,有102.14万人;天水市占14.68%,有154.17万人。这四市由于农村人口的基数大,农村从业人员在全省所占份额也最大。同时,由于这些地区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区,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季节性的影响较强,且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或隐性失业的比例较高,对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较大。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的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嘉峪关市的农村从业人员仅占全省农村从业人员总数的17.24%,有181.15万人。其中:酒泉市占2.78%,有29.19万人;张掖市占5.39%,有56.64万人;武威市占7.82%,有82.14万人;金昌市占1.25%,有13.18万人;嘉峪关市占0.13%,有1.35万人。这些地区总体上已进入现代化农业阶段,由于农村生产中的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相对较高,农村经济属于农、工、商一体化的结构。相应地提高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较为充分,剩余劳动力的比例较低。这种模式为像甘肃这样的农业省份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由此可以看出,甘肃省农村从业人员在各地区的分布特征是:贫困地区占有较多的农村从业人员,富裕地区占有较少的农村从业人员。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应以贫困地区为重点,这对促进全省农村从业人员就业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

    综上所述,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在产业结构分布上不尽合理,地区分布差异也较大。经济条件好的河西地区人少地多,陇南及少数民族地区人多地少,而且聚集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也多。

    (三)甘肃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特征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是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以及农业自身的承受能力来决定的。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份,近几年随着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范围在扩大,流量也在加大。

    其一是转移规模逐年增大,增速趋缓。据抽样调查推算,自1998年以来,全省农村实现转移劳动力呈逐年增加,到2003年全省实现转移总人数达256万人,比1998年增加近90万人,比上年增加21.26万人。6年间全省实现转移劳动力总人数平均每年为212.62万人,年均增幅达7.48%。除1999年转移速度较快呈两位数外,2000年大幅回落到3.74%之后,又缓慢回升至2003年9.06%。

    其二是转移到非农行业的人数增中有降。据调查资料显示,1998年至2002年5年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业的人数逐年下降,但2003年又有所回升,而转移到非农行业的人数则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03年有所下降。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中青年是构成农村外出就业的主体。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18-40岁之间的人群是构成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代表着转移趋势。各年龄组在农村劳动力总数所占比重分别为:18岁以下的占4.18%,18-30岁的占38.49%,30-40岁的占38.29%,40-50岁的占14.48%,50岁以上的占4.56%。

    特征之二:男性劳动力是劳动力流动市场中的主力。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74.21%的是男性,而女性只占25.79%。这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妇女非农就业机会相对少于男子。产生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行业差别以及劳动力自身受教育的程度、工作经验及劳动技能等因素。另外,妇女在家庭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客观上也是造成这一差别的重要原因。

    特征之三:外出劳动力多以自发择业为主。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限制,外出劳动力流动65.78%以自发就业为主,亲属介绍占转移人数27.28%;政府单位组织在外就业的占6.94%。

    特征之四:半数以上的外出劳动力就业时间延长。在外就业累计6个月以上占56.45%,3个月--6个月占25.69%;1个月--3个月17.66%;1个月以下占0.2%。

    特征之五: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2003年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主要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全省转移劳动力中,文盲及半文盲占4.56%,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4.24%,高中及以上占31.20%。分区域看:2002年中部片转移劳动力文盲率最高,达9.34%;陇东和河西转移劳动力文盲率较低,分别为3.27%和3.74%。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转移劳动力,陇东片所占比重最高占73.2%,河西片占72.9%,陇南片占72.38%,中部片占67.47%。同时,转移出去的劳动技能偏低,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不多,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5.56%。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同时各行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升,将逐步会成为农村低素质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特征之六:山区劳动力转移数量明显增加。由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加之人多地少,使这些地区外出打工人数较多,占转移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4.47%。而丘陵、平原地区外出打工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分别占当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0%和19.33%。

    特征之七:转向外省的劳动力西部地区超过半数以上。200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省外的人群中,转向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最多,比重为78.57%,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17.86%,比上年减少14个百分点;而转向中部地区的最低,比重为3.57%,比上年减少4个百分点。

    特征之八:城市流向为主,且以中小城市为主导。从地域分布上看:2003年农村劳动力在外就业选择地区级城市占外出总数的24.90%;省会城市占24.11%;县级市占22.22%,其它地区占14.58%;建制镇占8.53%,直辖市占5.66%。产生这种现象,原因之一是多数外出劳动力主要以就近的中小城市为就业去向,这样可以亦工亦农,亦商亦农,兼业并存;原因之二是外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因而限制了他们向经济较发达地区流动。

    特征之九:转移劳动力从事建筑、社会服务业的居多。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甘肃省转移到建筑业、社会服务业的劳动力分别为40.77%、19.86%,分别比上年增长13.12和11.87%,仍是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全省转移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的占到近96%,转向第一产业的只占4.04%,则比上年略提高2个百分点。

    3、甘肃与相关省区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甘肃转移劳动力与西北省区文化素质比较。甘肃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与西北省区比较中还略占优势,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全部转移劳动力的38.66%,仅低于陕西5.7个百分点,比宁夏、青海、新疆分别高5.2、17.9、4.7个百分点,与全国转移劳动力平均水平相比较低3.7个百分点;在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转移劳动力的比例中,甘肃有15.55%的转移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仅比青海高7.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比陕西低7.6个百分点,比宁夏、新疆都低2.2个百分点。

    由于甘肃比较落后,教育投资不足,教育水平不高,职业培训能力弱,致使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在西北省区来说还相对较好,但与中东部及西部的其他省份差距较大,在劳务市场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甘肃劳动力所能进入的行业局限性较强,显示出传统的“低素质、高强度”的就业特征。

    甘肃转移劳动力与西北省区就业行业结构比较。工业对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素质要求较高,而建筑业、商业饮食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低,所以劳动力素质高的省区在就业上往往选择比较效益高、技术含量、工作条件好的工业行业。甘肃省农村转移劳动力从事的职业有较强的行业特征。商业饮食业、建筑业和工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2002年,甘肃劳动力转移到建筑行业的占27.6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5个百分点,比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分别高9.3、15.3、8.3和26.7个百分点;转移到商业饮食业的占16.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7个百分点,比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分别高1.0、6.9、3.5和13.3个百分点;转移到工业的占12.5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8个百分点,比陕西低15.8%,比宁夏、青海和新疆分别高2.8、2.7和11.0个百分点。新疆转移到工业的劳动力少,是由于新疆有广阔的地域,就地转移到农业的较多,占到80.72%;宁夏转移到农业的也较多,占40.08%;青海劳动力选择了比较效益更高的第三产业的多。与西北省区相比较,由于甘肃劳动力素质低于陕西,陕西转移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就优于甘肃。

    二、影响甘肃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与转移面临的问题

    (一)影响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

    1、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既是目前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长期因素。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然而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矛盾。一方面,劳动者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了生产上,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是滞留于依靠传统经验的有限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岗位需求。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今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这将导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更加艰难。

    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和城市的转移。随着城乡生产力水平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每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在工业生产上,资金投入的增长对工业生产产出的贡献率最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增长速度及工业部门有机构成了工业部门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和规模、但是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包括乡镇工业在内的工业部门面临着技术结构升级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要求提高了。农村工业近年来对劳动力的吸收也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将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整个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制约了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大市场的形成。多年来实行城乡分离的管理体制使原有的和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城市吸收的农村劳动力很少,因此形成了城乡二元的缺乏竞争的劳动就业体制。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不能及时填补城市产业结构过程中产生的岗位空缺。另一方面城市劳动力也难以到农村就业,以弥补农村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城乡劳动力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和就业,不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的城乡劳动力大市场。

    4.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小、速度慢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消化。由于甘肃省乡镇企业经历了几十年相对较低层次的发展后,逐渐暴露出科技水平低、设备陈旧、经营管理手段落后、企业制度不合理、产品质量低等问题,致使原来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又出现回归。从近五年抽样调查资料来看: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1999年为20.66万人,2000年为24.51万人,2001年为36.41万人,2002年为30.99万人,2003年为19.82万人。可以看出,1999年至2001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是逐年增加的,2002年和2003年逐年减少。应该看到甘肃省乡镇企业就业人数是比较低的。与内地相比较,甘肃省的乡镇企业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的转移消化。

    5.城市化水平低、小城镇发展滞后,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近几年,甘肃在加快城市化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城市化水平由1990年的22%上升到2003年的27.38%,比1990年增加了5.38个百分点,年均递增0.25个百分点,但在城市化进程发展中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城市规模小、带动力弱。甘肃省共有地级城市14个,县级城市4个,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镇442个。在地级市中,只有兰州市的城镇人口超过100万,其他城市的城镇人口规模均在10-20万人,城镇规模小,数量少、水平低影响到城市发展的辐射作用与带动作用,因而也影响了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二是城市化发展水平低,制约着工业化的发展。2003年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仅是全国的1.11%,是西部最高省份四川的23.85%。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城市化建设的步伐缓慢,城市化发展水平低制约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滞后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城镇聚集功能不强。甘肃地域分布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部分小城镇地处偏远,分布稀疏。有关资料显示:小城镇镇区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集聚功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社会经济效益。而甘肃省建制镇中达3万人以上的镇区不足10个,5万人以上的也仅有1个。小城镇的人口聚集与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深刻影响着经济的聚集,影响着城镇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因而,城市化水平低、小城镇发展滞后是制约甘肃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重要因素。2003年下半年及今年以来,甘肃省正在逐步实施乡镇撤并的规划,以使达到精简机构,加快镇区发展。

    (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多呈盲目性。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农民自发的个人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组织劳务输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劳务输出工作上缺乏连续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指导,同时对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素质要求的变化缺乏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农村劳动力做好转移前的培训和准备,而且对实现转移后的人员关注也不够,致使一些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在就业、子女入托、上学、工商登记等方面遇到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迫使部分人又重新返乡务农。

    2、转向非农产业劳动力工作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安全设施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私营单位用工逐年增加。但不少用工单位工作场地简陋、生产设备陈旧、缺少安全防护、存在着诸多隐患。多数经营者只重视眼前效益,擅自拖延打工时间,压低劳动报酬,不少民工甚至辛勤劳作一年,到头来确无法兑现工钱,被人肆意盘剥,这种现象在建筑行业尤为突出。

    3、自我脱贫的竞争意识不强。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居全国较低位次,因此摆脱贫困,尽快致富是甘肃省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等待政府发救济,盼望国家给补助的“等、靠、要”思想,自我脱贫的竞争意识不强,主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致使“致富思路不开、致富门路不多”,没有象发达地区的农民那样,想方设法寻找致富途径,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一技之长。

    4、“文化素质低”与“劳动技能低”,造成“劳动收入少”、“就业机会少”是制约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近年来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在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中,受到“两低”、“两少”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即使就业也只能选择从事简单劳动的岗位,劳动的回报难以提高,而劳动收入少又反过来抑制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的热情。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抓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这个关键环节。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甘肃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