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3亿中国人的意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09:32 东方早报

  2005年1月6日零时2分,中国第13亿人在北京诞生,这是中国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史上重要的一页,首先是值得庆贺的。

  有人要问:既然国家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人口达到13亿有什么可以庆贺的呢?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和世界人口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明白,这13亿人实在来之不易。

  中国人的来历至少可以追溯到10万年前,但到公元初,在今天中国境内的人口还只有6000多万人。此后2000年间,到公元8世纪前期的盛唐人口才突破6000万,到12世纪初的北宋超过1亿,17世纪初的明朝接近2亿,19世纪前期的清朝到达4亿,1953年中国大陆出现5.88亿的新纪录,以后快速攀升至1973年的8.9亿。从1973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但当年还是越过9亿大关,并在1981年出现10亿的高峰。

  从公元初至1850年间,中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还不足1‰。尽管在社会安定的阶段人口年增长率可以高达10‰,甚至20‰,但一次次的天灾人祸造成人口的巨大损失,经常使几十年、上百年积累起来的人口总数减少一半以上。正因为如此,人们只能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信条,为了宗族的绵延,不得不采取早婚、早育、多育,甚至多妻、纳妾、借妻、借腹生子、过继、领养等种种办法。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的生育观念和科学的避孕技术,加上男尊女卑的偏见,面对生存压力,一些妇女不得不采用原始而危险的堕胎和避孕手段,大批女婴被溺杀,在一些人多地少地区,男婴也难幸免。历代统治者为增加人口往往不遗余力,鼓励早婚早育,甚至对晚婚妇女加税罚款,强制分家,对生孩子的家庭减免赋税,奖励实物,勒令寡妇改嫁,都曾被明令推行。但人口增长不以统治者意志为转移,中国的人口增长率直到19世纪末才明显提高,到实施计划生育前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接近30‰。

  从公元初开始,中国的人口始终居世界第一,最多时占世界总人口的35%,一般都占25%以上。能够长期保持这样的记录,证明中国拥有发达的农业和勤劳的人民,足以生产供养庞大人口的粮食和物资;具有相对先进的医药技术和公共卫生系统,使民众能够抗病养生;也证明中国形成了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管理上亿人口的行政体制。中国能够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致解体、分裂、灭绝,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古代文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众多的人口。直到近代,人口也还是中国抵御外国侵略的优势之一。所以中国的人口能达到13亿,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值得庆贺的另一个理由,是这一天已经被成功地推迟了4年,这证明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一次重大的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人口的增长和发展,都经历过几个相同的阶段,即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在工业化以前,世界各国的人口都处于前两个阶段,人口增长率都很低。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当年也无不苦于人口不足,遇天灾人祸时也动辄人口减半。很多家庭给几个孩子用同一个名字,因为只要其中有一个能长大成人就是上上大吉。而在工业化以后,这些国家的人口也经历了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阶段,花了一二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过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阶段。而在中国,这一转变是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完成的。这当然使中国人口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如有一两代人不得不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这一两代孩子不能享受兄弟姐妹的情感,老龄化速度由此加快。但这是不得已的,当时中国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要是没有这一转变,中国的损失将会更大,这一两代人更不堪重负,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国际地位。

  对中国来说,适度控制人口数量还有更重大的意义。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块土地曾经供养过如此多的人口,经历过如此多的破坏。而在世界的大国中,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高的比较人口密度,如此低的人均耕地和资源。一百多年前,被称为“中国马尔萨斯”的汪士铎面对4亿多人口,曾发出绝望的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尽管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超出了汪士铎的想像,今天的13亿中国人过着汪氏当初无法预见的生活,但中国的确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危机。正是由于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才使庞大的中国人口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才使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才使我们今天能够比较从容地规划未来。

  当然,面对这项新的世界纪录,我们不仅需要庆贺,更需要意识到自己对中国,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的责任。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中国必定还会迎来14亿、或许15亿的人口高峰。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就业高峰、大城市人口的负增长、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正在或已经来临,如何提高素质更是对中国人口的严峻考验。

  但既然有了实现最重大的人口转变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中国人口达到14亿时,新一代中国人将能更从容地面对未来。(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导)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