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资源和市场的渴求,银行界人士预测
中国企业并购活动将更频繁
随着中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自然资源和市场,以及其他公司致力于在经济上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扩展业务,2005年亚太地区的并购活动将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亚太地区并购交易额猛增
在一些国家,并购交易将受到对银行和消费品行业进行重组以提高其盈利能力这一需求的驱动。
银行界人士表示,2005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有可能与2004年一样,再次成为亚太地区仅次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并购市场。据Dealogic提供的数据,2004年亚太地区并购交易的金额约为3400亿美元,中国占据了其中的15%,日本和澳大利亚则分别占40%和23%。韩国排名第四,占5%。另外,2004年亚太地区并购交易的金额较上年猛增了约50%。
摩根士丹利亚洲全球资本市场部门的主管高浩澧称,该投资银行预计,2005年不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亚洲并购交易量将增长10%-15%。
2004年第四季度对十多位参与亚太地区并购活动的投资银行和公司法律界人士所做的一项非正式调查显示,对于受客户委托准备进行的并购活动,受访者均选择了“数量多”或“数量非常多”。总体来看,这些受访的银行和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他们受托准备进行的并购交易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虽然其中一些交易最终会流产。
中国急于获取原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以及对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加工的设备是其在亚太地区并购交易排行榜中排名上升的原因之一。例如,在2004年,中化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以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的仁川炼油。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势头不减
美国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合伙人的史蒂文·古德曼称,该律师事务所已经开始看到中国公司在海外展开大手笔并购的迹象。
一位从事并购业务的银行界人士称,除了原油和天然气外,中国公司还有意在海外市场收购金属和其他能源方面的公司。中国公司将致力于寻找一些能让它们打入其他市场的并购机会,就像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在12月份以12.5亿美元收购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旗下的个人电脑业务一样。
据预测,一些致力于在亚洲发展业务的国际性银行,如汇丰控股有限公司和渣打银行等,将有兴趣在韩国、台湾和印度尼西亚等市场开展并购;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和政策部门一直对外资的进一步参与怀有戒心。
韩国的银行领域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了多次并购活动,其中包括花旗集团于2004年以26.8亿美元对KorAm Bank的收购。新桥资本出售其所持韩国第一银行48.6%股份一事将有可能引发该市场的下一轮并购高潮。新桥资本从2004年底开始就此与一些潜在的买主开始了谈判,其中包括汇丰。
出于减少银行数量的需要,台湾和香港的一些银行有可能在2005年进行合并,不过香港的此类并购可能要少些。然而,控制这些银行的家族将有可能开出高价,从而令达成并购交易变得困难。
在电子、家电和食品饮料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并购活动也有可能增加。众多这类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例如,中国目前约有50家手机制造商,其中一些由于规模太小而无法在竞争中获得利润。
瑞士银行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贺利华表示,这些行业并不一定都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但是利润率已经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因此这些公司必须做到能够较好地控制成本。
在基础设施行业,地铁有限公司和九广铁路公司拟议中价值260亿美元的合并将有望取得进展。虽然电信业跨境合并的高潮可能已经过去,但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目前仍在进行投资电讯盈科有限公司固定电话业务的谈判。
琼斯(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