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四大价格勾画今年中国经济走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5:15 证券时报

    价格,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利率、汇率这四大价格2005年如何变动?

    CPI:仍有上升压力

    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0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
左右,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粮价大幅上涨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和直接因素。去年,经历了两波较大幅度上涨后,粮价累计上涨超过30%。据测算,2004年CPI上涨因素中,近九成来自以粮食为龙头的食品价格上涨。

    去年粮价的上涨带有恢复性质,目前国内粮价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但粮食价格仍然存在变数。

    据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盛霖指出,2005年将继续保持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专家认为,公用事业和服务类价格的上涨压力可能成为推动2005年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为防止价格总水平的过快上涨,截至2004年11月底,先后有26个省份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李盛霖说,出台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方案,必须把握好时机和节奏,妥善处理好价格改革与群众承受能力的关系。

    PPI:向下传导压力日重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已持续两年上升,而且比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更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11月份统计数据中,CPI同比涨幅为2.8%,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10.7%。企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更是上涨了13.7%。

    专家分析,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向好,国际市场价格仍将继续走高,可能通过成本输入影响我国市场价格。这些都是促使2005年我国价格总水平可能上升的因素。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升的压力逐步加大。从2002年11月起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但在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下,价格传导机制产生阻滞,并没有立即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今后势必通过各种途径向下游产品传导。

    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影响价格总水平的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利率:将相机而动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反映着企业运用资金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8日宣布银行加息,结束了存贷款利率长达9年的持续下行。

    对此次加息能否起到应有效果以及未来变动趋势上,经济学界却存在不同看法。中国社科院何帆认为,未来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一些持相反意见的专家认为,居民和企业对利率反映并不敏感。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阴影的存在,也成为他们坚持中国不可能继续加息的理由。

    宏观调控今后存在的变数,是利率再次变动预期的主要依据。如果此后通货膨胀压力缓解,经济运行健康平稳,也就没有再调利率的必要。“但如果一些突出矛盾仍难以解决,随着经济走势变化,可能还会动用利率工具。”社科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

    人民币汇率:减压之后观效果

    “汇率是不同钱之间的价格”。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否,深受世界瞩目。

    从贸易方面考虑,国际上存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国际投机性资本等各种资金涌入,构成了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压力。

    事实上,我国外汇管制正趋向于由“宽进严出”逐渐转为“严进宽出”,其用意在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专家认为,汇率复杂,涉及面大,国际市场关注度高,汇率调整要考虑更多复杂因素,并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多新挑战。

    人民币汇率是否变动,目前也面临较难抉择的处境:如果是小幅调整,人们可能认为调得不够,预期人民币还会升值,外汇资本反而会更多涌入,未必能达到抑制投机性资本进入的预期效果;但如果幅度较大,则可能对经济冲击太大。

    人民币汇率要不要调,怎么调,将最终取决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变动因素,取决于我国经济能否承受汇率波动带来的最大后果和周密科学的方案,这也涉及一个时机选择和配套改革的问题。(据新华社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价格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