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基金透视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1:00 证券时报

    

2004喜忧参半

    编者按:新年如约而至,旧岁依然萦怀。2004,可载入基金史册的大发展之年,我们撷取关键数据和主要事件,精心勾勒年度发展概貌。2005,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之年,高速扩张的基金行业将如何演绎新的精彩?行业权威的真切之言或弦外之音将促发业界对发展之道深思。

    经历了7年的风风雨雨,基金投资逐渐成为证券市场的主流价值,基金业代表着全社会先进理财文化的发展方向。基金以专业理财优势、理性投资行为和规模经济效应,对我国资本市场全面发展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外投资理念与投资管理技术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密切,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的日益融合,丰富和完善了国内基金业的投资理念与投资哲学。

    甜 基金品种规模大跃进

    回顾2004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已达2677亿份,加上近700亿份货币市场基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总规模超过3300亿份,在短短的一年内,规模增加了一倍。

    2004年基金首发规模突飞猛进。3月,海富通收益和中信经典配置首发均超过百亿,创造了市场的新纪录。3月的春光一扫基金发行难的阴霾,3至6月份,有10只基金首发规模突破50亿份,而自2001年出现开放式基金以来,首发规模超过50亿的基金不过14只(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的持续销售也有了新的突破。货币市场基金自面世以来,普遍受到市场欢迎,规模稳步攀升。目前,招商现金增值基金、华安现金富利、南方现金增利3只基金的规模已过百亿份,其中,南方现金增利的规模则超过200亿,成为首只规模超200亿的基金。

    基金业的不断创新更是有目共睹。两个创新产品———LOF和ETF成功推出,新的买卖方式和规避风险的产品获得市场的青睐。10月,南方积极配置开放式基金首次利用LOF平台,创首发规模35亿;此后,博时、中银国际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跟上并大获成功。11月,中国首个ETF———上证50 ETF基金进入发行,首发规模高达54.37亿份,给2004年的基金发行划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酸 风云突变 持续营销艰难

    年中市场风云突变,基金发行遭遇股市低迷的艰难时刻。基金首发规模降到10亿份以下,甚至低于5亿,个别债券基金的最新份额已跌破1亿份。

    去年5月设立的金鹰精选以5.4581亿份的规模创行业首发规模的最低纪录;而到2004年底,已有5只基金的首发规模不足10亿份。去年成立的43只基金(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中,有21只的首发份额在20亿份以下,占到了基金设立总数的一半。

    持续营销是2004年另一个事半功倍的难题。除了货币市场基金尚能明哲保身,其他类型的基金规模全部缩水,债券基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在不含货币市场基金的145只基金中,有10只基金出现净申购,债券基金全部为净赎回。债券基金赎回率相当惊人,有的基金赎回比例甚至高达95%,已有两只基金在12月31日的份额不足1亿份。

    苦 投资失利 损失惨重

    2004年,基金行业无法继续高举2003年的价值投资、长线持有等基金领袖一再宣扬的投资理念大旗。宏观调控和市场结构调整导致2004年的股市持续低迷,指数如江河直下,基金净值的损失是在意料之中。

    2004年4月7日是中国股市再次由高点调头向下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至2004年全年的结束,股市未能摆脱颓势,基金净值也无可避免地一路损失。4月7日至12月31日,全部股票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10.09%,封闭式基金的损失更为严重,为-15.78%,开放式基金减仓较快,但也损失了-6.73%。

    基金行业受第一季度丰硕收益的支持,全年整体损失不大。去年,全部股票基金的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34%,而2003年股票基金为投资赢得了16.88%的收益率。封闭式基金的这一对比更为强烈,2004年其净值增长率为-4.26%,与2003年20.33%的增长率相比,形成巨大的落差。

    随着基金规模和净值的增加,基金面临的投资选择也越来越狭窄。从2003年开始,基金集中投资颇为普遍,而2004年这一情况愈演愈烈。据2004年半年报显示,120多只基金集重兵投资于300多只股票上,一些蓝筹股的半数以上流通股被基金持有,甚至契约以中小盘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也大规模持有大盘蓝筹股。

    辣 竞争加剧 监管趋严

    2004年是行业监管收紧而进入门槛放低的一年,这意味着基金行业的竞争将格外残酷,甚至可能淘汰弱者出局。

    随着《基金法》实施,中国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法规,逐渐完善基金行业运行的法律体系。到12月6日,六个配套法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管理办法》全部颁布并实施。至此,中国基金业终于有了一套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

    2005年,基金业的大门将向更多的机构敞开。去年12月是中国入世三周年,这意味着外资增持基金公司股份将成为潮流。目前,海富通和湘财荷银两家合资公司已公开表态,今年,公司外资持股将升至49%的新上限。

    商业银行是继外资后的又一股新闯入行业的力量。2004年末,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审批、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等多方面广泛征询意见。这被业内视作是商业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在法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2005年出现商业银行背景的基金公司似乎已成定局。

    一批有强大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不断出现;另一批勉强维生的基金公司也不断发出生存的警报,金鹰基金公司已传出因业绩不佳,股东拟转让股权的消息;另一批基金公司自开业就持续亏损,股东转让股权将在意料之中。

    大风起兮云飞扬,新年新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荣 篱)

    

2004关键词

    ◆规范

    2004年基金法规频频出台,基金市场的规范铿锵有声。6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有“阳光基金”美誉的证券投资基金有了根本大法,基金持有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也因此得以加强。《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等6个配套法规鱼贯而出,从法律法规的高度为基金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4是基金业近6年来出台法规最多的一年,难怪业界感叹去年是“规范之年”。

    ◆创新

    基金创新产品在2004年陆续登场,给市场带来了诸多惊喜。上市开放式基金LOF与ETF更成为年内最受瞩目的创新亮点。

    首只LOF南方积极配置基金成功首募超过35亿份,其销售情况改变了基金发售严重依赖商业银行的格局,约有1/3的申购额是通过深交所网上系统认购完成的,网上认购已经成为开放式基金发行的重要渠道。同时,9家券商和南方基金签署了协议,成为首只LOF的主交易商,也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首批主交易商制度出炉。上证所50ETF同样出手不凡,华夏上证50ETF的发行额高达54.35亿份。LOF和ETF都是混合型的特殊基金,它们克服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弊端的同时,又集合两者的优点于一身。

    ◆货币基金

    如果说2004年年初货币市场基金还是含苞欲放的话,那年末货币市场基金已是香飘万家了。特别是伴着加息的脚步,货币市场基金的新发与净申购规模出现了难得的井喷。当然,这都是业绩惹得的“福”。股市的下跌使基金市场一片阴霾,但在众多的基金品种里,货币市场基金却是一枝独秀。从去年3月以来,货币市场基金业绩一直高奏凯歌。央行9年来首度加息,更使以债券、央行票据等货币市场工具为主要投资目标的货币市场基金,成为最受基民追捧的“新宠”。

    ◆3000亿

    基金规模在2004实现了“大跃进”。目前,市场上共有156只基金,基金总规模超过3300亿份。截至12月,去年已经发行开放式基金募资金额1734.36亿元,超过了前6年基金募资规模的总额,发行总只数和首发规模均创开放式基金诞生以来的新高。

    2004年,基金超常规发展态势明显。从1998年3月首只证券投资基金成立算起,基金净值突破1000亿元花了5年零6个月的时间,而从1000亿元跨上3000亿元大关,只用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

    随着规模壮大,基金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基金净值占两市A股流通总市值的比例约达到25%,而基金投资于股票的资产约占流通市值的13%,市场不得不看基金的脸色就不言自明了。

    (周文亮)

    

2005任重道远

    新年的钟声响起来,春天的列车也驶进了2005年的风云世界。我们在憧憬基金行业新一年的冲突、挑战、变革的狂风暴雨时,身边仍然飘荡着昨日辉煌与悲壮的烟云。

    新的一年大浪淘沙,基金行业将面临波谲云诡、激烈竞争的考验。年轻的基金业将穿过中国证券市场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挫折的暴风雨,继续在市场严酷的磨炼中走向成熟。

    望 2005仍大有可为

    2004年共有51只基金募集成立,首次发行规模合计1821.4亿元,而从2001年到2003年募集总规模才1243.76亿元。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共有161只基金,净值总额合计3246.40亿元。其中54只封闭式基金净值总额合计809.73亿元,107只开放式基金净值总额合计2436.67亿元。按照2004年9月30日那一时点的数据,基金持有1580.07亿元的A股市值,占当时A股流通市值12116.25亿元的13.04%。从1998年6月30日的34.18亿元到目前的1600亿元(估计数),基金已经成长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以1998年3月金泰、开元两只封闭式基金发行为标志,中国基金业历经7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完善的基金立法对基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核心的基金法规体系对基金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4年6月1日实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基金业在资本市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了基金业发展的制度框架。《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和实施,在更大意义上,是中国基金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A股市场已经从群雄并起的江湖草莽阶段向专业化的、符合现代投资(资讯 行情 论坛)组合理念的运作方式转变。经过2004年高速扩张的基金行业有望在新的一年里再续辉煌。

    闻 面临诸多发展瓶颈

    首先,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交易环节存在严重弊病,投资者交易成本太高。目前股票基金的交易成本是股票交易成本的5-10倍。在已经提取较大比例管理费体现专业理财的情况下,如此高昂的交易成本具有较明显的下降空间。

    其次,开放式基金前台和后台混合。开放式基金投资运作与申购赎回混合,既管理资金运作,又管理资金的进出流动,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与道德风险。尤其是在开放式基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投资管理与申购赎回混合,为某些机构违法交易提供了便利。2005年如果开放式基金发行困难,基金的投资管理不可避免地受到庸俗销售的“污染”,不可不警惕。

    第三,基金业资金净流出。虽然2004年开放式基金发行创造了空前的纪录,但在持续销售上开放式基金呈现一边倒的资金净流出。按照笔者的《中国基金业资金流量考察》研究项目计算,2001年净流入19万元,2002年净流出70.70亿元,2003年净流出363.99亿元,2004年上半年净流出150.27亿元,2004年下半年的初步数据来看(精确数字在2005年4月统计出来),剔除货币市场资金,其余类型开放式基金几乎全部净赎回,估计资金净流出300亿元。净流出是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合理预期。

    第四、基金产品定位违背有关规定。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以法规的形式给基金产品定位划分出一个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是对投资者的基本保护和对基金管理人的基本约束。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已经于2004年7月1日生效的情况下,不少基金产品的定位仍然没有遵守法规的规定。例如,债券基金大量投资股票和可转债,其投资运作已经背离“债券基金”的本义;股票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投资比例范围大多数不符合法规规定。

    此外,不得不提及的是,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创历史新高。封闭式基金折价是由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既有流动性损耗因素,也有市场交易与供求因素,还包括其他政策或特定特征所带来的影响。结合国内基金业实际情况来看,边缘化是导致封闭式基金持续大比例折价的重要原因。一个客观事实是,基金管理公司内部资源向开放式基金倾斜。

    问 似是而非有多少

    我们在培养“恐龙”吗?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目前演变为主要发展基金。在当前的A股市场上,基金已经取代券商成为A股市场的“新兴贵族”。A股市场正进行着一场“散户逐渐转型、机构逐步扩张”的格局演变,但也面临机构投资行为日益趋同的问题。当中小投资者远离股市,市场剩下同质机构博弈时,问题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逐步陷于困顿。

    赎回是“洪水猛兽”吗?每个基金管理公司都将基金管理规模的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基金行业对赎回特别反感。基金业打着“长期投资”旗号,以“巴菲特神奇故事”作为永恒的真理,用种种措施尽量“留住”普通中小投资者。但是,从长远来看,基金业的发展前景因素蒙上了一层阴影。

    “花开数朵,只表一枝”?在小规模条件下,一只基金基于特定策略或采取“搏杀”思路,可能有出人意料的业绩表现。甚至一家基金管理公司集中资源重点经营一、二只所谓“品牌基金”,但这并不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长期稳定且可以复制的真实业绩。如果管理的股票基金规模扩大后,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业绩可能回归正常态势,从而导致“小规模效应”是小概率事件。

    基金业竞争过度吗?有观点认为,目前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太多,市场竞争过度,要求限制新的基金管理数量。事实上,目前基金业的竞争还是带有强烈的垄断色彩,基金业的高薪就表明这个行业还需要充分的竞争。我们建议继续大量发展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因为2004年基金业发展态势非常明显,新的基金管理公司异军突起,成为行业的新兴力量。

    切 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用先进技术推动基金业发展。LOF仍然是过渡性交易方式,下一步基金交易方式改革可以探讨交易所系统直接申购赎回开放式基金,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建立开放式基金的中央登记结算体系。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尽快完善目前分散的场外基金交易体系。为控制持有人资产和份额的风险,最终应建立一个中央存管机构托管所有的开放式基金份额,而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代理单位都是该中央登记结算体系的参与者。

    保护持有人利益应成为基金业主流价值。基金业发展历程已经进入制度攻坚阶段,改革与发展不应局限于注册登记、基金销售、基金评价等技术层面的发展与创新,而应在基金组织形式、法律与规则、基金治理结构、持有人利益保护等重大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与创新,妥善保护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的合法利益。

    以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构筑证券市场的完整生态链。市场不仅需要公募的基金,也需要其他类型特色各异的机构投资者,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层次清晰的股市“生态链”,促进 A股市场的均衡协调发展。

    尽快依法整顿基金目前混乱的基金产品定位。基金业首先要对投资哲学和诚信原则有深刻的理解。对于股票基金,必须明确任何时候股票仓位不能低于一定比例。混合型基金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投资比例约定必须满足法规的规定。

    继续开放基金管理公司牌照,着力发展小型低成本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注册登记和结算系统全部委托中央登记结算结构,基金销售体系外包,基金管理公司只保留精干的投资研究团队。结合公司型基金的试点,对管理费提取制度进行改革,并以此确定基金管理公司的薪酬制度。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胡立峰)

    

2005关键词

    ◆银行系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已成为指日可待的事。银行系基金公司有如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离分娩的日子不远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正公开征求意见,对设立基金公司一直表现积极的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早前已向银监会和证监会提出了意向性申请。2005年银行系公司也许会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基金分化

    尽管有人声言2004是基金淘汰年,可2004年恰是基金规模大发展年。但时不我与、斗转星移,一些基金业绩不佳、规模偏小的公司或许2005年难逃厄运。

    一些基金公司的亏损或许一年后将突破股东的心理底线。1998年至2002年间,20亿份管理规模是业内普遍认同的生存底线,足以保证基金公司盈亏平衡并略有盈利。目前为止,管理规模低于20亿份、入不敷出的基金公司不在少数。

    ◆营销大战

    身临基金市场,除了投资,就是谈营销。因为没有量,就没有收入,基金公司的业务模式是最简单的乘法关系。而网上“基金超市”、银联卖基金、咨询机构卖基金等方式肯定不断翻新,更多专业的基金销售公司将在今年现身。

    网上“基金超市”弥补了传统直销的缺陷,也降低了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的成本。网上交易也许是2005基金营销的新亮点。

    ◆5000亿

    2005年的基金市场规模还可以再看高一线:如果保持2004年的绝对增量,2005年的基金总规模能达到5000亿。

    这种猜想是有“理”有“据”的:其一,今年的股市会好起来,股票基金迎来净申购和新的快速扩容,超过50家基金公司各发一只股票基金,以每只10亿计算,就可多增500亿;其二,银行系基金公司下海试航,如银行系公司发货币市场基金,可能单只基金规模就能突破300亿;其三,货币市场基金突飞猛进,华安旗下的货币基金激发了市场热情,一批基金公司等纷纷跟进;其四,LOF等创新工具助推基金销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基金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