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1月3日报道)新加坡本地五家市值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目前在海外都已有显著业务。其中一些公司这一两年的海外收入百分比虽稍微下降,但盈利比重却有增加迹象。
截至2004年底,市值最大的本地挂牌房地产公司依次为城市发展(CityDevelopments)、嘉德置地(CapitaLand)、新加坡置地(SingaporeLand)、大华置业(UOL)和吉宝置业(KeppelLand),总市值约165亿元。
嘉德置地和吉宝置业皆有在发表业绩时,披露额外的有关业务地理分布表现的信息。根据嘉德置地于2004年10月底公布的最新业绩,集团海外营业额比重由2003年首三季的62.4%,下降到2004年同期的61.2%;不过,集团来自海外的扣税和利息前盈利比重却从54.5%,上扬到57%。
最近宣布要在上海发展濒海别墅及在雅加达发展住宅城镇的吉宝置业,也出现类似情况。尽管该集团的海外营业额比重从2003年首三季的48%减少到2004年同期的44.22%,但税前盈利比重反而从41.6%攀高到51.2%。
至于单单吉宝置业2004年第三季集团盈利,就有69%来自海外。它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越南、泰国和印度推出项目。
嘉德置地日前回答本报询问时,总结了该集团2004年的海外业务进展。它说,集团的业务遍布80多个城市,超过六成的盈利来自海外。
此外,除了一些已打入的市场,集团还进军正在增长的新市场如泰国的曼谷,及探索如印度和中东的市场。
嘉德置地告诉本报,多市场的组合,让集团善加利用不同房地产周期、不同市场的风险与回报情况及减低它对任何一个市场的依赖。集团旗下的接待公司如莱佛士控股(RafflesHoldings)和雅诗阁集团(Ascott)都成功地在2004年进入新市场,进一步扩大全球业务版图。
摩根士丹利2004年11月在其亚太股票研究分析报告中说,市场对嘉德置地和吉宝置业在中国营业的关注都被夸大了。实际上,当中方实施紧缩银根措施避免经济过热,实力较弱的公司将被淘汰,促使中长期的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我们相信嘉德置地和吉宝置业是招牌较响亮、实力较强的其中两家集团。”
对于城市发展,摩根士丹利说,城市发展通过它在英国上市公司千禧国敦(M&C)的52%股权接触全球酒店业,那也是它主要的盈利增长驱动力之一。随着全球酒店业复苏,城市发展未来两年来自千禧年国敦的盈利料将增加。
城市发展受询时说,该集团截至今年9月底的总资产达129亿元。它在21个国家或地区营业,包括澳洲、法国、德国、香港、日本、纽西兰、韩国、台湾、英国及美国,业务有房地产发展与投资、酒店。千禧国敦则在17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管理及经营90家酒店。
它说,它目前考虑在亚洲市场如中国、曼谷、汉城及东京更为活跃。
把业务分为投资性房地产、发展项目和海外投资的新加坡置地,在其2003财政年年报说,集团脱售两项表现不佳的海外投资后,有意通过策略联盟与收购,采纳扩充策略,焦点放在独特的区域和中国投资,从而增加海外收入与盈利,以进一步为股东创造价值。不过,从集团2003财年的业绩分布来看,集团主力仍是我国国内。
大华置业则通过子公司文雅酒店(HotelPlaza),开拓海外业务。文雅酒店在澳洲、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和缅甸都有业务。大华置业集团2004年首三季的税后净利激增34%至7530万元,主要是因为酒店业务改善和股票投资派发较高股息。
大华置业总经理粘为信回答询问时说,集团的海外业务所占比例不算很高,但它一直在留意邻近国家和中国的商机。集团至今的海外运作较倾向于扩充酒店业务,而其酒店业表现稳健。
据悉,该集团刚装修了马来西亚两家酒店,苏州的酒店可能进一步扩充。粘为信认为:“(海外)行情看来将更乐观。中国方面虽有点放缓但那是当地为了避免经济过热,所以是‘健康’的现象。其他市场近期展望则非常乐观。”
除了这些大市值房地产股,其他房地产公司如和美(HoBee)、鸿运控股(Bonvests)等,也开始在海外有所作为。例如:鸿运控股在2003年年报中披露,它获准在北非突尼西亚(Tunisia)首都发展140栋别墅和一个18个洞的高尔夫球场。它准备在获颁建筑合同后,便推出该项目销售。
此外,继2003年收购Richvein公司70%股权后,鸿运集团拥有3家五星级酒店,包括在毛里求斯和突尼斯的各一家。
(信息来源:驻新加坡经商参处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