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言 突破同质化个人理财产品真正个起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02:4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李峻岭 各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各家拿出的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种类少,而且没有体现出银行自己特色的产品。“感觉有点像搞批发。在国外,银行会很快针对用户的情况做出一份非常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因为他们的理财产品非常多。”一位熟悉国外情况的业内人士这样分析。
从和银行业的一些人士的交谈中感到,个人理财产品个性化不足的另一主要原因还是政策法规不明确。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截止目前,推出人民币理财业务的银行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动静。当然,管理层也正在考虑国有银行推行人民币理财的事情。再如,比如期权,在国外是个成熟的理财产品,是有法律界定的,但是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法规,相关业务也就没法开展。 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的另一表现是,在推出个人理财产品时,各银行都极力宣传自己产品的收益高而且稳定。 但投资者心中是应该有对风险的心理准备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普遍认为人民币正处于一个利息上升的通道,在这个时期,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要平衡看待。如何让个人理财产品个性化凸现?这是各银行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现有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下,答案只有一个:创新。 如果投资者将理性的目光延伸到“创新”的背后,就会很容易在创新之路上陷入“旧式思维”,无法形成跨越性突破。创新不仅仅是将银行网点的服务环境打扮得更加高档,装修更加豪华,更重要的是为客户,为投资者提供的理财方案到底有多大的创新,这是问题的根本。 国内理财师的培训刚刚起步,各种培训水平也参差不齐。但理财师的重要性已经被银行、被客户所认识。突破同质化,让理财产品“个”起来,需要政策环境,需要市场环境,更需要专业的理财师。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1月04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