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全国有3208万人口,具有一定容量的纺织品和服装消费市场,除国内生产少部分纺织产品和民族服装外,主要依赖进口。纺织品和服装是我国对阿出口的主要产品,在阿进口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出口增幅很大。据我国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对阿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达到10347万美元,同比增长133.1%,成为我除机电产品以外的对阿出口第二大产品,占我国当年对阿出口总额的16.02%;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额达到6358万美元,同比增长52.6%,成为我对阿出口的第四大产品,占我国当年对阿出口总额的9.84%。另据
我国海关统计,2004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对阿出口额为4913万美元。自2002年1月1日起,阿海关开始对进口产品实行5%、15%和30%三种基本关税税率:所有原材料、药品和经国家投资局批准的用于投资的设备按5%计征关税;半成品以及粮食、干菜和小汽缸的轿车按15%计征关税;成品按30%计征关税。另外,阿正在逐步取消为保护民族工业所设置的60%的临时附加税,分5年执行,每年递减12%,即2002年减为48%,2003年为36%,2004年为24%,到2006年完全取消。以2004年为例,阿海关对服装产品进口征收30%的基本关税,另外征收17%的增值税和24%的临时附加税,累计税费约达90%。此外,在实行新税率后不久,阿海关取消了对进口商品实施的最低限价制度。由于这两种政策的施行,进口服装的关税成本得以大大降低,使得进口商增多。由于有高额临时附加税和最低限价的限制,成品服装的关税大大高于服装本身的价值,进口成品服装难有竞争力。在阿开始实施新关税税率的前两年,很多阿进口商在成立小的加工厂,进口服装半成品,再进行简单的缝制加工,以避开临时附加税。然而,从2003年开始,成品服装的进口量却呈大量增加的趋势,原因是临时附加税每年在逐渐降低,而阿海关又取消了对进口商品的最低限价制度,不少进口商开始转而以进口成品服装为主,因为成品服装的质量和款式都比进口服装半成品再加工具有竞争力。随着临时附加税的逐年降低和最终消失,成品服装的进口将在阿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自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将被最终取消,无论是生产国还是消费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一体化均会对其产生历史性的影响。欧洲纺织品工业年均营业额逾2600亿欧元,出口350亿欧元。地中海南岸国家就业增长中的2%由纺织行业创造。全球配额取消后,将会有三分之一的欧洲纺织工人因此失业,地中海国家尤其是阿尔及利亚则更是坐在了火山口上。阿纺织业界同其欧洲同行对此政策感到同样的恐慌和沮丧。2004年9月27日,欧盟地中海沿岸国家在突尼斯召开外贸部长级会议,其目的是加快建设该区域纺织品自由流动区。会议的主题是“欧盟地中海沿岸地区纺织服装前景”。会上,各国主管官员及行业代表共同发表了《突尼斯宣言》,表示将团结起来应对亚洲纺织服装行业的冲击。会议期间,土耳其和突尼斯签订了纺织品自由贸易双边协定;其它一些双边协定正在积极谈判之中,如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土耳其和黎巴嫩,以及土耳其和约旦等。
由纺织服装行业组织并于2003年4月份发起成立的非政府组织5+5集团也参加了此次会议。该集团由5个欧盟国家(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和葡萄牙)和5个地中海沿岸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约旦、摩洛哥和突尼斯)的行业组织组成。该组织要求调整对进口中国纺织服装的进口量和进口额的限定;要求各国政府及欧盟各机构支持“雄心行动计划”,即支持欧盟地中海沿岸国家纺织服装企业大力进行发明和创新,以便更快地向合作加工方式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阿纺织业界人士认为,纺织业曾为阿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如今却在政府漠视的目光下趋于崩溃。政府未采取任何有效举措以挽救或减轻纺织行业的衰败景象。产业的发展需要私营力量的介入,而行业垄断行为却在阻碍着这一进程。国有企业改造计划不会有任何结果,它们的振兴是难以指望的。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进口纺织品充斥阿市场的因由,阿纺织品行业正在逐步走向消亡。来自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阿市场,给当地的纺织服装行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威胁。受到影响的一些当地生产企业指责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低价倾销,并且已经通过其协会组织向政府呼吁采取措施限制进口我国的纺织品。一些业主抱怨政府只急于开放市场,不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民族工业,使他们在不公平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还有很多人指责低报进口价格逃避关税的行为。由于受进口的冲击,阿纺织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很多小厂纷纷倒闭。阿国营纺织企业寻求包括中国纺织同行在内的外国投资商参股投资,而一些私营业主在束手无策之余,甚至考虑把闲置的西方生产的比较先进的设备拿到中国,投资设立纺织厂。
(信息来源:驻阿尔及利亚经商参处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