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回望2004之电力告急) 电荒呼唤市场竞争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17:39 南方都市报

   电荒呼唤市场竞争机制

专家建议,强化政策设计,以市场供求调节电价

  2004年的经济词汇中,与电力紧张有关的概念,一直很“热”。

电价从年初开始就一路看涨,国家发改委已先后于1月和6月上调过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比去年上涨0.02元。由电价引发的各种矛盾已然凸显。

电力专家除了大力倡导全社会节约用电外,加强政府政策设计,以市场供求调节电价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起来。而如今,这一切随着“缺电最高峰”的平稳度过和宏观调控的实施而得到缓解。国务院研究室的官员更表示“不用到2006年,在明年下半年
电力很可能就会出现局部过剩”。

  从“短缺”到“局部过剩”,1998年以来,国内电力市场就一直在走这样的怪圈。

  政府调控难解电荒

今年夏初开始并很快到达顶峰的这场能源危机几乎是拉开了中国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序幕。不少曾经鼓励用电的地方政策被“拉闸限电”所取代,“夜景工程”在发达的华东地区一度纷纷叫停。

今年更明显的几十个省市严重缺电情况,有人认为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几年前,政府行政部门认为,中国电力重复建设严重,未来几年内电力会严重过剩,因此三年不审批与电力建设有关的项目。但经济一发展,电力紧缺情况马上暴露出来。

面对国内电力紧缺,政府行政部门今年初又计划把总装机容量为700亿千万到800亿千瓦的新电站投入使用,从而争取在近一两年内使电力供需大致达到平衡。

问题是,这种政府行政主导下的宏观调整能够化解中国电力剩余与短缺之波动吗?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言茂松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国内电力紧缺,重要的还是在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电力市场竞争机制。

中国的电力市场中,电力紧缩可能不在于发电的装机容量不足,却在于垄断及政府行政调控过度,从而使得电力定价非市场化。目前,因为发电与供电完全分离,由于两者利益上的不协调、成本定价上的不合理,一些发电厂根本没有动力去多发电,宁可让现有设备闲置。

  市场竞争亟待加强

电力市场之痛不在资金缺口,而在竞争机制之未形成。

8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11家优质电厂资产向中外投资者出售的计划启动,委任“高盛”和“瑞银”这两家国际投资机构负责管理此次电厂销售项目,此举不但能筹集到2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缓解国内的缺电现状,还能促动更多投资者进入电力建设领域。这被视为电力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一个开始。

目前,国内的电力行业投资经营已有五大主体:一是原国电系统重组的国有五大发电公司,每家约拥有3000万千瓦的装机和数百亿资产;二是仍为“国字号”的三峡总公司、国投电力公司和国华电力公司;三是地方国有企业,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17%;四是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千万千瓦;五是民间资本。

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电投、中国大唐等几家大型发电集团公司几乎将中国电力建设项目瓜分完毕,民营资本和外资占的份额极少。

而且,目前电力市场的区域性及整体性垄断政策,使“国字头”外的其他电力公司没有网络输送电力。

电力生产和供应不属于自然垄断,规模经济也还不明显。经济学家易宪容建议,政府或可改变目前电力市场地区性及整体性垄断政策,让电力公司把输送和其他业务分开,容许其他生产和供应电力的公司使用电力公司的输送网络并给予合理的使用费。这样可使各种发电公司在市场中竞争,再通过全国输电网络供应电力。

然而,“市场准入、价格机制、电力投资建设审批体制”这三大症结仍是电力市场的痛处,这使得电力市场存在从“短缺”到“过剩”恶性循环的可能。

在改革缓慢推进的2004年,电力市场在生产和供应方面的竞争仍有待加强。

本报记者 李银

  兵分3 路应对电力危机

提高电价

专家指出,缓解电力的供需矛盾,最快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电价。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前,电价将逐步走低是人们最初的预期。仍未完成的电力体制改革的初衷也是要引入竞争,其中电价改革又是核心和难点。 据悉,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居民电价是工业电价的两倍左右,在中国民电价却比工业用电要低15%左右,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增设电网

针对电力紧张的局面,电力电网正在突飞猛进地建设中。

预计2004年中国将新增发电装机3500万千瓦,年底总装机将达到42000万千瓦,同比增长9%。2005年预计新增装机4800万千瓦,增长率为11.4%。到2006年预计国内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8亿千瓦,且实现国内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与煤价联动

煤的供应紧张是导致电力告急的主因之一。

长期以来煤电的“打架”,早已深深影响到中国电力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亦影响到电价的体制改革。日前煤电价格联动的总体方案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细则可望在明年年初出台。

不过,煤电价格联动只是缩小煤电矛盾的一个过渡办法。业界对此已达成一个共识:真正解决电荒问题,还是要让电力跟上煤炭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责任编辑:张克然姚虹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