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获奖征文选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20:36 中国经营报

  李酆,姜恕诚,叶良,胡庆之,李祖宦

  我的良师益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是看《中国经营报》而走上生意之路的。我记得大约是在7年之前,我在太原的街头报摊上,偶然看到了《中国经营报》,随手翻看之下,立刻被它独特的
内容和风格所吸引。当时的绝大部分报纸,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是时事政治,像这种为做生意提供指导意见的报纸则如凤毛麟角。我当时正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继续给别人打工,还是下海搏击?机遇、风险、成功、失败等等思虑,同时在心中冲击,但我苦于没有思想上的出路,所以举棋不定,非常茫然。

  看了《中国经营报》,我感到豁然开朗。它对我最大的益处,首先是向我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商业世界。经商生涯是如此刺激和美丽,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身无长物的青年来说,还有什么东西不能抛弃呢?

  我记得当时《中国经营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与老板对话》这个栏目,整整一个版,全部是记者和成功的企业家进行深层的探讨。我现在还依稀记得主要的内容:那个老板也曾经一文不名,也曾经痛苦挣扎,甚至到了在春节期间还饿肚子的境地,最后,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灵活的经商手腕,他终于攀上了事业的顶峰。我当时把这篇报道反复看了好几遍。我对自己说:李酆啊李酆,你有客户资源有技术优势,难道就这样坐困愁城吗?

  《中国经营报》除了在精神上给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之外,还给我很多具体的生意指导,并且提供了很多市场信息。现在,各种各样的生意信息充斥于各个媒体之上,已经到了信息严重污染、让人真假莫辨的程度,但在当年,这类的信息还很稀缺,所以《中国经营报》很好地满足了像我这样的刚准备步入商海者的知识饥渴。我就是按照《中国经营报》上刊登的生意窍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中国经营报》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很独到的,就是它的营销和管理版面。对于我们这些企业界的人士来说,迫切需要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学习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像水和空气那样的维持生活必需品。但是,像我这样的企业经营者不太可能都去读EMBA,不光是钱的原因,关键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直接解决问题的指导,而不是掌握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每周出一期的《中国经营报》能够很好地满足我在商业学习方面的需要,同时又不占用我额外的资源,比如时间和精力。

  我自己的体会是:我在学习这方面第一需要的是营销方面指导,第二是内部管理方面的知识。按照我的体会,一件事如果排不到我的第一需要,往往就成为不需要。比如,我也需要欣赏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姑且把这种需要排在我所有需要的第十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每天的日程安排总是只能满足我的第一需要,顶多是再加上第二需要,第三之后的需要就只能压缩了,变成了一种不能实现的潜在需要。

  所以,自从发现了《中国经营报》,我自己觉得找到了一个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每周读《中国经营报》。而超过了《中国经营报》的知识和信息,我就吸收不了了。用这个标准,我既可以屏蔽掉信息污染时代的很多干扰,又能保证不会患知识匮乏症。这个经验我屡试不爽。

  在《中国经营报》的指导下,我发展成为现在拥有自己的品牌和雄厚资产的升降设备生产和销售商。在这7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始终把《中国经营报》当成自己的航标灯,不但我自己和我们企业内部的员工是《中国经营报》的订户,每期必看,而且我给我所有的朋友都推荐《中国经营报》。

  值此《中国经营报》20周年社庆之际,我要衷心地对它道声谢,并会继续和它一同成长。广州市步青云升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酆

  我和《中国经营报》相知20年

  我是《中国经营报》最早的读者之一,至今已经有近20年读《中国经营报》的历史了。我记得那时候的《中国经营报》还不叫现在的报名,而是叫《专业户经营报》。当时,我并不是把它作为报纸而是作为工具书来读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自己出钱订阅一份非主流的报纸还是挺稀罕的,特别是它的内容非常与众不同,都是一些很实用的信息。我记得,当时我爱人开玩笑,说我是“养土鳖的”,因为《专业户经营报》上刊登了不少农业、种养业的信息。岁月流逝,当年很“单薄”的报纸一步步成长变化,但我阅读《中国经营报》的习惯却一直保持下来。《专业户经营报》变成了今天的《中国经营报》,我也从一个少不经事的农村小子,变成了绿色食品专家。我祝愿《中国经营报》越办越专业,永远不要脱离读者。北京兆泉绿色食品开发公司姜恕诚

  我把《中国经营报》作为自己的第二教案。我是在大学里教管理课程的,尤其是在前些年,管理的案例非常少,有的也是国外的案例,而我们中国本土的企业经营案例则长期阙如。1998年在一次省里召开的教学研讨会上,我的一位同行向我推荐了《中国经营报》,说这份报纸集中报道中国本土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战案例。我一看之下,立刻爱不释手。我认为她简直是为我定做的教学案例。《中国经营报》的企业报道案例不但贴近中国企业的实际,而且每周都更新大量的内容。如果让我在《中国经营报》中评选我最喜欢的栏目和作者,我首推张辉编的营销实战和营销案例,从内容到版式都堪称精品。上海读者叶良

  我关注《中国经营报》已经逾10年,她是老牌的全国性财经大报,但其视角却非常平实,专注于为企业界读者提供通俗易懂的商业资讯。但我认为,目前《中国经营报》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同类新闻产品大量集中面世。这种战况,使原本波澜不惊的中国财经资讯市场,迅速变成了充满竞争甚至是过渡竞争的市场,使《中国经营报》从过去的市场领先者及从容不迫的少数供应商,变成了一个擂台上的浴血混战者。作为最忠实的读者,我建议《中国经营报》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不要贪大求洋,企图涉猎一切。江西读者胡庆之

  《中国经营报》一直是我案头上的常客。每当我在工作中产生迷茫的时候,我都强迫自己坐下来,认真地阅读《中国经营报》,情绪随之也平复下来。我是做销售工作的,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酸楚。而说来也奇怪,《中国经营报》似乎能遥知读者内在的需求,常常适时推出管理和营销方面的深度报道,解开我们在工作中的困惑。随着我阅读《中国经营报》年头的增加,我自己也开始尝试写作一些营销方面的文章。虽然从来没有被我喜爱的《中国经营报》所刊用,我依然觉得很有收获。因为这种写作,对厘清自己的思路很有帮助。多年以来,我一直把自己当成《中国经营报》的“编外作者”。愿《中国经营报》越办越好。安庆读者李祖宦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