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黑龙江国有商企改革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1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遵守承诺,逐步放开零售市场,到2004年末将全面开放零售市场。在此期间,全球的外资零售巨头已经将发展的重心转向中国这个大市场,并取得了很大收获。象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国际顶级企业已相继入驻黑龙江省,并已对黑龙江省商业企业造成一定冲击。目前,世界更多的零售巨头们等待中国市场全面“开闸”,那时,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对国内商业的冲击将会更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这种挑战的形势,黑龙江省商业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深
化改革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做大做强,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黑龙江省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一)黑龙江省国有商业改革的历程

    黑龙江省国有商业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概括起来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完成了由计划管理型向市场经营型的转变。

    第一阶段:改、转、租阶段。1984—1990年,为解决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的问题,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更好地方便群众生活,对国有小型企业实行“改、转、租”三种改革方式。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在所有制、财产处理、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其间把租赁制经营作为主要形式加以推广,更多地提倡转为集体所有和个人经营。

    第二阶段:承包制经营阶段。为了进一步搞活国有商业企业,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1992年国有商业企业开始引入承包经营制,采取宜租则租、宜包则包多种改革形式。除发展群体租赁等形式外,大部分国有小型商业企业由“改、转、租”转为承包制。同时对一些职工人数少,微利企业,特别是地处偏僻、长期亏损的企业实行公开拍卖。

    第三阶段:国有民营阶段。1993年以后,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步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探索的新阶段,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更加多元化。以放开“经营、价格、用工、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四放开”改革在国有商业企业中推开,为搞活国有商业企业创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改革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这一时期以“国有民营”为商业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到1995年全省3488个小型企业已全面推行国有民营。

    第四阶段: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阶段。党的十五大以后,黑龙江省国有商业企业改革转向以企业产权关系为中心的改革,进行企业制度创新,黑龙江省对于状况较好或经营尚有一定优势的企业,采取整体进行股份制改造,实行国有控股;对于整体经营情况不好,但局部经营有效益的企业,采取先分立、后改制,把优势部位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对于整体改制难度较大,内部又有明显局部经营优势的企业,采取切块搞活、一企多制;对于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利用企业现有条件,把所有经营部位全面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分散突围。

    第五阶段:在原有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改、转、卖等多种形式,加快流通企业国有资本的退出。一是将一批大型零售企业通过向社会公开出售国有股权、经营者集团购买股权等形式,退出了国有国营形态;二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加快对大中型流通企业实施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三是通过整合重组,发展集团化经营。

    (二)黑龙江省国有商业发展的现状

    黑龙江省坚持从省情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以深化产权制度政策为核心,采取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改革。目前,黑龙江省商业企业在深化产权改革方面已经全面铺开,截至2003年,黑龙江省限上国有商业零售企业法人单位88家,占全省零售企业41.5%。全省商贸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制面近90%,牡丹江(资讯 行情 论坛)市、大庆市及县级商业企业已基本实现,全省有100多户流通企业进行了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改造,已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流通企业集团40家,年销售额60多亿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企业为了做大做强,不断扩张自己。通过兼并、重组建立企业集团,向多元化发展。如哈市中央红集团由原来的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变成全部由职工持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大庆、牡丹江建立了分店,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拥有百货连锁、便利连锁、超市连锁、图书连锁并兼有食品加工、旅游、培训及计算机开发等相关产业的产业多元化、业态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企业自主经营权扩大,职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不断增强。销售额由1999年的7.3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0亿元,利润总额由1999年的1300多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3000万元。

    二是企业为增强实力,走上了靠大联强的发展之路。如牡丹江市百货大楼、大庆市百货大楼等大型零售企业相继由大连大商集团购并,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大庆百货大楼2002年由大商集团收购后,积极引入了大商的经营理念“无限发展、无微不至。”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微机管理,联网进行MIS系统控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强。营业面积由1.8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4万平方米,销售额由2001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9亿元;利润总额由2001年的1400多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4500多万元。

    三是企业亏损严重,被民营企业收购。如哈尔滨秋林股份有限公司在连续几年亏损的情况下,企业步履维艰,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企业寻找新东家,由温州奔马集团收购,奔马集团占公司总股本的24.6%,成为第一大股东,国有股份完全退出,原有职工基本得到安置。在经营战略方面,由商业服务向综合服务业务拓展延伸,由传统百货向国际化的购物中心迈进。目前已开业运营,并采用引厂进店的经营方式,商场定位以中档商品为主。

    二、黑龙江省国有商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企业由国有独家经营发展到现在的全社会办商业,使市场竞争形势加剧,一些企业难以为继,被淘汰出局,一些企业困难重重,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既有企业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者管理、经营理念落后。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清除,再加上黑龙江省地处边陲,信息不发达,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总是比南方发达省市慢半拍,这就使我们总是步人家的后尘,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黑龙江省一些老字号国有商业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及经营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亏损,不得不痛失家园步入被收购的境地。

    2、新建项目发展过快,导致恶性竞争。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专业市场、专卖店和个体私营商业网点的遍地开花,分流了购买力,再加上这几年新建扩建了许多商业企业,使同业竞争更加激烈。1980年全省平均每千人拥有商业网点1.2个,到2003年已达到15.5个,增长了11.9倍;1981年全省限额以上的商业零售企业只有4家,到2003年达212家,这些新建大型百货商场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由于经营商品种类、档次趋同,在购买力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商场建设过多,过分集中,势必导致消费分流。另外,各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使用各种促销手段,打折之风盛行,恶性竞争的结果使企业的效益受到影响,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3、高投入造成企业资产负债过高,包袱沉重。近几年国有商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占领市场,加快了建设改造步伐,新建、扩建改造了不少零售企业,由于商业企业历来国家投入少,主要靠自筹和贷款,因而在老包袱没有卸掉的情况下,又背上了新的债务包袱。如哈尔滨中央商城企业负债率达到80.3%,每年向银行支付利息占利润的59.1%;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负债率达到65.5%,目前,处于亏损状态;高负债使企业内部经营资金周转十分困难,资金短缺成为普遍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新型业态的快速发展,冲击传统零售业。这两年大型超市发展速度较快,继美国的“沃尔玛”落户哈市之后,又有多家外资和外埠企业落户黑龙江省,到今年6月底哈尔滨市就有超级市场11家,并且还有一些企业要到黑龙江省发展。新型业态的出现,大大冲击了传统零售业,据统计,今年1—7月份哈市百货业态销售额占零售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而超级市场比重上升了3.7个百分点。如哈市中央红集团上半年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14.3%,哈一百下降82.2%。随着外资的涌入这种竞争将更加激烈,商业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5、黑龙江省商业企业“三低”问题突出,缺乏竞争力。一是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没有一家大型流通企业进入全国零售业百强,只有1家连锁企业进入百强。全省商品销售额超亿元的零售业只有17家,黑龙江省最大的连锁企业中央红集团销售额仅为上海百联集团的2%。二是现代化水平低。黑龙江省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流通企业核心技术、物流和信息设备都远远落后于国内发达地区;连锁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全省连锁业销售额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7%,与发达地区上海(36%)、大连(30%)、北京(25%)相比差距很大。三是开放程度低。全省没有一家流通企业成功“走出去”,市场辐射功能弱;另外,吸纳省外、国外资本比较少。

    三、商业企业改革带来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省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9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大型零售企业35%亏损,情况复杂多样,改革进程中会碰到许多困难,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在推进改革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1、资产评估工作要做实做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目前一些企业为了局部利益,在改制过程中资产评估工作不够细致,资产估价缩水,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2、改革措施要配套。一些企业只是在产权上进行了改革,但机制并没有创新,这种改革并没有为企业带来鲜活的动力,特别是一些企业管理经营理念等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直接影响改革的成效。

    3、改制企业分流人员安置问题要处理好。改制企业人员分流是难点也是重点,它关系到企业改制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企业改制的成与败。因此,改制企业首先要把工作做细做实,千方百计安排好分流人员,以减少对社会的压力。

    4、改革要规范彻底。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改革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健全,以及相应的多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配套等,使得一些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问题,使各种机制不能很好的运作,影响改革效果。另外,一些企业的改革,虽然国有资产已退出,但国有时期所承担的一些负担和包袱并没有减轻,企业与民营商业竞争仍不平等,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竞争。

    四、加快黑龙江省商业企业发展的对策

    随着入世后开放程度的扩大,黑龙江省商业企业面临的冲击将更大,因此要加快本埠商业企业的战略调整,采取相应对策,以迎接市场竞争新的挑战。

    1、加强宏观指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处理好引进外资与发展新型业态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引进;新建项目要合理布局,避免过度集中;调整商业结构,避免业态趋同。政府应加快制定和出台流通宏观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加快流通企业改革步伐,组建大型集团,搞活中小企业。坚持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利用市场机制,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促进流通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流通企业的合资合作,走靠大联强之路;积极推进中小型流通企业体制改革创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改革,不搞一刀切,使中小型流通企业完全与市场经济接轨。

    3、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现代流通业发展。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连锁龙头企业,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积极引导走靠大联强发展连锁之路;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这是实现流通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搞好大型龙头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电子商务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快黑龙江省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

    4、要更新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管理好坏是企业兴衰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在管理上下功夫,用现代管理理念管理企业,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这样才能大大减少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流失;同时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学习国外及国内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引进现代的经营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5、要搞好市场定位,突出经营特色。正确的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是企业营销活动成功的基石,因此,商业企业在经营上首先要选准正确的目标,搞好市场定位;我们省内商业企业大多实力不强,难以与外资和国内大企业相抗衡,因此对于竞争较强的业态应持慎重态度,应根据我们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宜我们发展的业态;另外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经营上突出特色,与业内商家进行错位竞争,来吸引消费者。

    6、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营队伍。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兴衰领导是关键。因此在用人方面首先要聘用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先进的、有经营才干、有拼搏精神、群众拥护的人担当企业领导,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审计制度。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竞争时代,文化竞争已成为一种必然,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及职工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根本条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黑龙江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