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市公司如何进行危机处理新形势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之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05:5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竞争时代,企业危机四伏。据零点公司2003年的调查,45.2%的中国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而上市公司由于负有信息披露之义务,危机突发时引发股价狂泻与市值蒸发,直接涉及流通股股东切身利益,其代价与一般企业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新形势下的上市公司,由于诸多重要决策需要征得流通股股东的首肯,增加了重要战略决策通过股东大会的失败几率。

  危机管理首先要建立预警机制,这是由危机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所决定的。

  建立预警机制应该把危机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和经营运作之中,融入企业文化之中,由预警制度的贯彻形成企业员工良好的防范意识和行为规范;危机预警不仅是战略、制度层面的建设,建立危机管理的专业部门才能将管理工作落实,危机管理也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应有之义,上市公司的危机总会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其资本市场的表现,许多危机还直接来自股市,故可由投资者关系管理机构担任这一职能,监测内部外界包括媒体、股东、投资机构等各方面对公司的反映。

  危机处理的核心内容是信息传播管理。媒体是危机传播的主要渠道,向公众传播危机信息也是传媒的责任和义务。危机发生时,3T原则(TellTheTrue)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危机处理原则。企业要注重与媒体的友好合作,监控好舆论导向,既要及时公布信息,又要能有效引导舆论方向。这是传播技巧,并非欺瞒之术。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上市公司违规操作、弄虚作假屡屡曝光,动摇了证券市场的诚信根基,投资者普遍对上市公司的诚信存在本能的抗拒和置疑。

  因此,借助第三方权威人士或机构的支持,如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发表专业论断、援引国际权威机构的标准,得到国家专门机构的验证等等往往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在危机传播中,究竟采用何种模式最为有效,取决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危机传播的成效,取决于保持股市的基本稳定和维护股东、股民、基金、券商等对上市公司的信心等问题。

  危机管理除了媒体管理外,还有公司内部危机公关的方面,树立员工信心,整合企业文化,稳定员工队伍和情绪,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和对外口径,是危机管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环节,也是媒体管理的延伸。

  公司管理层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及时而有效的内部公关来重建员工一致的信心,然后考虑统一口径的策略问题。仅仅贯彻行政手段强制执行对外统一口径的公关政策,却未能及时解决员工内心的根本性问题,必然遗患无穷,酝酿命中注定的下一场危机。安全和裁员是威胁员工信心的两个常见问题,在人人自危之时,原有的工作效率难以保持,当人身危险和失业威胁弥漫在员工之间时,对于无孔不入的媒体,对于与自己有切身利益的投资者公开或私下的穷追猛问,员工有意无意流露出的灰暗情绪很可能会破坏公司公关的防御底线。

  上市公司与媒体,尤其是主流财经媒体,应该建立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当危机降临时,不仅使危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还可扭转乾坤,借势扩大上市公司的美誉度。上海证券报奇智财经孔子元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