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年年报前瞻) "追溯调整"难成利润调节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05:50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近两年来被不少上市公司畸形利用,本次被要求在年报以外、用临时公告的形式进行披露

  追溯调整这一会计处理方法近年来渐渐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利润调节器,针对这一现象,此次《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特别要求相关公司要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对此事项进行披露,以对投资者起到风险警示作用。相信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将不
敢随意运用追溯调整这一方法来粉饰报表了。

  所谓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我国上市公司自2001年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因此,很多公司的财务报表要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这样的追溯调整应该是为了适应更为规范化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而调整。

  殊不知,这项原本正常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被上市公司使用时却变了形,且渐渐成为一些公司的利润调节器及粉饰报表的工具。其中,既有公司将以前年度明明盈利的数据,现在回过头来再改成亏损的;也有公司在追溯调整之前还是绩优,调整之后竟成T族一员。资料显示,自从实施追溯调整以来,已经有好几百家上市公司因为以重大差错为由而追溯调整。

  近两年,因重大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上市公司数量仍在逐渐增大,调整项目和调整金额也在不断变大。从具体情况看,有少数上市公司调整项目多达七、八项,涉及金额上亿元;个别公司甚至在前一年度筹资后,第二年度就要进行重大会计差错调整。还有部分上市公司故意混淆会计估计、非重大会计差错以及重大会计差错的区别,滥用重大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准则,操纵利润、做靓报表搞配股、增发再融资。最恶劣的是,有的公司竟然利用追溯调整,粉饰虚假财务报表后严重掏空上市公司。

  短短几年,上市公司不亦乐乎地演绎着天鹅变乌鸡、乌鸡变凤凰的把戏。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变戏法式的畸形追溯调整若不及时加以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还有何真实性可言呢?鉴于此,在2003年年报披露前,中国证监会及时出台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以规范上市公司披露其更正后财务信息的行为,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此次两地交易所关于2004年年报的《通知》很好地与19号规则进行了衔接,并新增加了以下要求,即公司在本次年度报告中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以前年度财务数据的,应当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等规定的要求,在年度报告披露之前或与年度报告同时以临时公告的形式予以披露。

  显然,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以外用临时公告的形式,对追溯调整事项进行披露,强调了信息披露的持续性和及时性。业内专家指出,上市公司前期财务报表的错误从发现线索、确定金额到调整报表是一个持续信息披露的过程,公司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情况变化,不能以问题尚未查清、金额尚不确定为由拒绝披露差错信息,或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公告而将这些重要信息与其他事件混合在一起披露。而2004年年报实行了这一新规则以后,将让上市公司对追溯调整的畸形运用行为有所收敛,同时也将对投资者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上海证券报记者王璐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