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12-29 08:49 山穷水尽思峰回路转 后市走势先破后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09:15 大摩投资

    在2004年的年末,新世纪中上证股指第一次在千三下方滞留,在又一次接近新低位置时,整个市场出现了比较剧烈的上下震荡。根据历史的经验,在一个新低附近出现反复的交错震荡走势,往往都是形成另一个新低的征兆。

    2004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市场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边缘,1300点这个曾经被很多人认为是政策铁底的关口已经被甩在了身后,而以2005年元旦为界限,证券
市场又将迎来一系列从未经历过的改革新政。也许短期内的震荡已经不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市场在经历一个新的转折前后多空力量的对比情况才是大家正在重点思考的问题。

    创新低将是一种象征

    有人问在接近新低位置出现无功而返的大幅震荡,究竟对多空双方哪一方面的力量消耗更大?纯粹从短线技术角度,像22日到23日这种走势,自然对多方力量消耗更多,因为这种盘中反弹是下跌途中的抵抗性反弹,比依照趋势惯性下跌的走势所需要的力量更大。

    所以上文说到在一个新低附近出现反复的交错震荡走势,往往都是形成另一个新低的征兆。做多力量经过一个短期消耗之后,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创新低可能,如果这个新低走势恰恰出现在2004年末到2005年初这个敏感的过渡阶段,恐怕也具备了很多盘面以外的意义。

    行情将在接近于崩溃的边缘中启动

    管理层对1300点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自从股指到了这个点位以后,不断有各有关方面的领导人士出来发言力挺指数。虽然914行情没有启动市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延缓了股指的快速破位下行。

    流通股东分类表决制度、新股发行询价制度、非流通股集中转让制度、券商分户管理制度,这一切都是全新的,现在还难以预料市场会如何承接,所以也难以制定相应的对策,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股指已经走在破位的边缘。

    2005年中国股市进入力度空前的改革周期,而衡量改革的成败也许有很多标准,但是在众多投资者眼里恐怕只有一个标准。市场想要正常的运行下去,在某个阶段还是需要一段上涨行情来支持的,有人喜欢指责管理层周期性托市,其实这也是市场运行所必需的内容之一,我们现在想知道的就是其中的力度有多大了。

    但是虽然有914行情的延缓,股指的下跌走势还是太快了一点,很难避免在管理层拿出实质性办法之前出现破位走势,但是现在的市场一旦破位,就面临着崩溃的可能。而只有市场真正面临崩溃的压力时,才能自下而上促使一轮新行情的诞生,这里先不考虑新的行情究竟是什么样性质的行情。我有两个结论:

    第一:欲取之必先与之。创新低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只有市场创出新低走到接近崩溃的边缘时,才能得到市场外更大的援助力量。

    第二:行情会在接近崩溃的边缘启动,因为股市的意义还很重大,2005年绝对不是推倒重来的时候。2005年是我国金融改革特别是银行业改革至关重要的一年,这关系到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股市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转折过程的细节猜想

    近日很多媒体已经报道,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已确定在2005年上市,同时另一支很重要的大盘股中石油也确认了明年A股上市计划。中石油目前在H股市场股价是四元出头,按照这个绝对价位,A股市场的发行价不应该超出太多,这其中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联想到中国联通(资讯 行情 论坛)、长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等大盘股在A股市场上市前后股指的同期表现,似乎有这么一种现象:股指往往是先破位后启动,破位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大盘股的上市冲击,而启动的原因往往也是新上市的大盘股戏剧性的成为了新一轮行情的龙头。我觉得,在明年年初,市场也可能重现这一幕景象。

    后市行情运行的细节现在很难做明确的预计,但是对于股指运行的大概趋势可以做一个如下的推测:

    一、行情启动要在破位之后,在这个期间股指创出新低是一个象征。

    二、市场的转折有可能是戏剧性的,而且非常有可能与某一支重要的大盘股上市有关。

    三、真正的冲击并不在年末,而在明年1月之后,而这一轮冲击所造成的低点是一轮新的中线行情的启动位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大盘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