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何以治理航班延误顽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00:02 北京现代商报

  进入冬季以来,民航航班延误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先是因航班延误而出现的旅客与机场、航空公司的纠纷不时见诸报端。接着,民航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通告,禁止旅客采取占机等过激行为。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28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宣布,2005年将继续治理航班延误。

  回首2004年,致力于解决航班延误问题,是民航总局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6月底,民
航总局出台了发生航班延误后,对旅客进行补偿的指导意见。同时,把航空公司的航线经营权和航班正常挂钩,对发生涉及旅客多、时间长且处置不力的延误事件的责任公司,暂停或撤销此航班(或航线)的经营许可。然而,指导意见出台后,航空公司并没有紧跟政府步伐。只有深航推出了航班延误现金赔偿标准。其他航空公司至今没有下文。

  毋庸置疑,发生航班延误,是旅客、民航都不愿看到的现象。双方更不愿在航班延误后发生冲突。不愿意的事情却经常发生,航班延误的结在哪里呢?

  因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误,是民航总局治理航班延误的重点,也是旅客维权的领域。摆在航空公司和旅客面前的难题是,民航航班是一环连一环的联动机器,一趟航班出现延误,一个链条上的航班都要发生延误。

  民航业内人士说,有时很难搞清楚,航班延误是谁的责任。比如一架飞机在起点时,因天气原因发生延误,属于外力不可抗拒因素。但对于后续的航班来说,延误的原因怎么确定?是“天气原因”还是“飞机调配”原因?有时,几架航班发生延误后,打乱了机场的正常起降秩序,致使机场起降航班发生延误,后续航班认为本方“没有责任”。其他如:摆渡车慢了,飞机加油耽误时间了,旅客到达晚了,空管因素等,都会造成航班延误。

  杨元元说,我国民航发展已进入“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的阶段。航空运输需求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旺盛局面,发展“过热”。不顾综合保障能力而大量引进飞机、增设基地和增加航线航班,导致安全水平降低、服务质量下降。专家指出,这是我国航班延误多发的根子。

  减少航班发生链条延误的根本办法,是航空公司不要把航班排得太满,让飞机有“喘息”的机会,给自己留有余地。这就是杨元元强调的“坚决克服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倾向”。

  林红梅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