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最大出口市场美国后的中国虾企并未如预期般“陷入绝境”,很多企业开始寄望于欧盟对华动物源性产品的解禁,以求在欧洲市场大展拳脚。令这些企业始料未及的是,欧盟和美国明年将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可追溯标签制度”和“原产地标签制度”。中国虾企的出口前景再度被蒙上浓重阴影。
美国商务部(DOC)上月作出终裁,对除广东国联之外的中国虾企关上了进口大门。D
OC认定,中国输美对虾倾销成立,除广东国联获零税率外,其他所有企业的税率都在27%以上。
中国食土商会副秘书长张志彪指出,DOC的终裁对我国虾企打击甚大,目前不少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尽管商会上周向DOC递交了辩驳信,但张志彪对该信的作用有所保留。他同时透露,企业正酝酿在下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后,将此案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
事实上,中国虾企已在另谋出路,乐观情绪弥漫业内。近10家涉案企业几乎如出一辙地表示,眼下自己正积极拓展其他出口市场,DOC终裁未对企业出口造成“重创”。
不少企业更是对明年的欧洲市场寄予厚望。欧盟在今年10月正式解除了对华动物源性产品进口的禁令。据中国海关统计,在欧盟解禁后,我国10月和11月对欧盟出口对虾分别为100多万美元和700多万美元。
广东海洋渔业局有关专家称,由于反倾销立案至今已历时一年有余,企业大多消化了可能遭美“封杀”的预期,在税率即将成为事实的情况下纷纷开拓其他市场。
但中国虾企的乐观情绪很快就可能被打消。欧盟和美国明年将悬起两把“利剑”,生生斩断中国虾企的后路。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欧盟自明年元旦起将对从全球进口的水产品实行“可追溯标签制度”,以保证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回溯到原产地。而美国亦将于明年4月起对自全球进口的水产品实行“原产地标签制度”,所有产品须标明原料、制造分别在哪个国家进行。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美欧将使出的两把“利剑”旨在保护本国产业。目前乐观的中国虾企竭力开拓的所谓“其他市场”,未必是最终的出口目的地,其中有部分仅是“转口地”而已。欧盟和美国悬起上述两把“利剑”,其意不言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