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糖业 > 正文
 

业界预测10年后糖业市场将自发形成垄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09:17 经济参考报

  本报昆明电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10年内糖业成为我国第一个依据市场规律自行发展起来的垄断行业。

  据悉,近年来,以广西、云南为代表的产糖大省,国有企业推出的步伐逐渐加快,明后两年,占据广西1/8糖产量的广西农垦集团糖业公司还将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这就为更多民营资本进入糖业提供了重要条件。国有资本逐渐退出,民营成分逐步提高成为民营控
股,多种成分存在的局面将日益普遍。对此,广东中轻炼糖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汉德认为,随着民营控股向糖业转移,糖料资源和市场将进一步集中到少数企业和财团手中。目前,广西糖厂已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近1000家,减少到目前的10个集团,这10个集团产糖量占广西全年产糖量的95%。尽管发展步伐稍慢,云南、新疆和东北也正在呈现出这种趋势。

  2003至2004年榨季制糖期糖厂体制发生较大改变,糖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糖量超过10万吨的糖业集团已经有20个,产糖量总计超过670万吨,占全国产糖量67%。糖业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地区转移,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和新疆五大产区产糖量为960万吨,占全国产糖总量96%。由于土地面积有限,我国也必将按照市场规律走向资源高度组合阶段。更多的集中将会在今后10年内使糖业成为我国经济中第一个依据市场规律自行发展起来的垄断行业。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垄断不同于以往和现存的垄断方式,糖业行业的垄断没有直接从国家和政府的政策中受益,也不单纯依靠国家政策来确保自己的地位。因此,如何对待市场形势下的垄断集团组织,亟待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从事糖业生产管理的一线生产者认为,糖业集团垄断和高度集中的趋势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垄断行为能建立比较统一一致的行业协会、企业协会、价格联盟,降低采购成本,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各方利益,这恰恰是政府、企业和农户都希望看到的;与此同时,又存在着垄断行业利用手中掌握资源,恶意打压原料采购成本,侵害农民利益,或恶意炒作,拉高价格,牟取暴利的情况,这恰恰是管理者最担心的。

  作者:刘娟 何丰伦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