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4-12-27 14:49 交易对手的丧失导致持续低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5:30 华泰证券

    考察2004年政府的对于市场支持,主要集中在对市场资金扩容上,政府每次密集股票发行,都会安排相应公募的资金配比入市。但是,事与愿现实的事实却是市场的持续破位。政府试图通过发展单一的公募机构投资者,来改变整体市场的投机特质。但是一个活跃的市场,必须要有实力相当的‘搏弈对手’同时存在,因为市场只存在持有相同理念的交易者,交易对手的缺乏导致市场出现一边倒的格局。中国证券市场的早期的市场是一个散户对散户的市场,交易者之者混乱的判断体系形成了活跃的交易市场。1996年以后市
场,则一个券商与散户博弈的市场,散户仍为市场的投资主体,足以养活拥有集中资金优势券商所进行的波段操作。1999年-2000年的长期牛市,也孕育了市场大部的私募机构,私募基金的获利模式大多以“做多”为主,以信托、证券等自营资金为代表的私募基金,在市场上是主要的做多力量。由于部分做多手法运用在集中坐庄使得部分股票的价格被“做多”到“基本面不能支持”的价格后,私募基金普遍遭受了打压。

    但是,2003年以来我们市场面临的问题,则是市场参与者单一化趋势。由于整体市场仍不能通过分红来支撑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收益水平,市场主要的获利模式仍是通过波段操作,利用市场其他参与者的错误来获利。但是,市场在经历了连续4年的调整以来,无论是散户、私募基金还是券商的资金实力都大伤元气,除了基金、社保、保险以外的资金在持续进入市场以外,其他资金都在纷纷退出证券市场。其中的公募基金成长速度极快,已经远远超越了市场其他资金的发展比例,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就已经成为三分之一市值,而且这一速度仍在加速。市场其他的参与者的资金极度萎缩的状态,已经无力成为市场公募反向交易的对手,或者养活基金每年7-8%的波段收益。证券市场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少数赚多数的人钱,当基金成为市场绝大多数时,也注定了基金整体将成为市场的输家。

    而持有相同的投资理念的公募基金之间,也无法有效提供相互之间的反向操作。由于公募基金获取利益的方式是以“收取基金管理费”,那么,基金规模越大则收取的管理费越多,当一个基金创立的初期,他们会把业绩作的很好以便今后再增加募集量,但是,当基金规模到达一定规模以后,他们则以保持规模作为最大的利益,为了保持规模所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微亏”,使得基金持有人“难以赎回又抱有再堵一把的希望”。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公司追求的是“相对回报率”,他们的利益不是在股票市场内部实现,所以,市场本身的涨落起伏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显得很关键,他们要求的是:管理能力内的基金规模最大化。在中国股票市场,由于没有“做空对冲”机制,只能在股票上“做多后变现”才能获得价差收益。公募基金一方面要以“微亏”保持基金规模,又要追求“相对回报率”,那么,当他们获得了“话语权”之后,市场就顺应了他们的希望发展。实际上,目前市场中演绎的情形正是公募基金愿意看到的:平衡振荡、稳中有跌、股票供应量越来越多,公募基金规模越来越大。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大盘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