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水运仍将以高速增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16:15 新财经 | |||||||||
    入选公司     上港集箱(资讯 行情 论坛)、盐田港A、中海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中远航运(资讯 行情 论坛)     中国港口业的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水运在运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水运业的发展促进港口业的高速增长。中国港口业在过去二十多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仅为3亿吨,到2003年时增长到33亿吨,在这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2%。2004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4.3亿吨,同比增长25.7%。     集装箱港口业发展更加迅猛。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几乎没有集装箱码头。1996年中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仅为740万TEU,占全球集装箱总吞吐量的5%。到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上升到4800万TEU,占全球总吞吐量的19%,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在这期间集装箱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04年1~9月集装箱吞吐量为4373万TEU,同比增长27%,预计全年吞吐量超过6000万TEU。上海和深圳两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双双突破1000万TEU,排在全球集装箱大港的第三和第四位。集装箱港口成为中国港口业发展的亮点。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进出口额的高速增长、运输方式集装箱化带动中国集装箱港口需求快速增加,并且在最近十年这些因素仍然会持续刺激集装箱港口业高速增长。     1978年我国GDP仅为3624亿元,到2003年中国GDP就超过11.7万亿元,根据可比价格计算,在这期间复合增长率为9%。从发达国家基本经验来看,我国重化工业至少要持续十年左右的时间。在重化工业时期,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对GDP的需求弹性系数逐渐提高到2~2.7。尽管受宏观调控政策和石油价格高企影响,我国未来两年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2004年我国GDP的增长率为9%,2005年则为8%。目前中国经济以投资拉动模式在增长,未来以消费拉动的模式会给中国带来新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不缺乏驱动力。如果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维持在7%,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会以14%~18.9%速度增长。     同时,我国进出口额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港口业的高速增长。198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为440亿美元,2003年超过8512亿美元,在这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4%。2004年1~9月进出口额82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最近三年我国进出口额增长率都超过20%。在全球进出口额排名中,中国出口额从2002年的第五位上升到2003年第四位,进口额从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进出口额中有86%通过港口来实现,进出口的快速增长必然带动港口运输业的繁荣。1997年外贸吞吐量3.6亿吨,到2003年达到9.4亿吨,在这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8%。     运输方式集装箱化比率持续上升。20世纪70年代国际航运界发生了以集装箱代替传统运输的深刻革命。根据英国Drewry船运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集装箱方式占全部货物运输总量的比率从1980年的21.8%上升到2001年的59.0%。Drewry预计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2010年将达到最大值75%。集装箱运输成为国际主要运输方式。根据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估计,中国集装箱化比率快速提高,从1995年的11.4%到2002年上升为36.9%,平均每年增加3.6个百分点。中国集装箱化比率明显低于全球2001年平均59%的水平。预计中国在2013年达到75%的集装箱化比率的最大值。中国集装箱化比率的提高,要求建设更多的集装箱港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出口额增加带动货物运输量的增加,货物运输集装箱化比率提高带动集装箱港口需求增长。在未来十年,中国集装箱港口需求仍然十分旺盛。     集装箱港口供给落后于需求     根据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港口条件等多种因素,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布局分为枢纽港、干线港和喂给港三个层次。从198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北、中、南三大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北方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形成了以大连、天津、青岛为枢纽港,营口、秦皇岛、烟台为辅助性的环渤海港口群,中部形成了以上海港为枢纽港,宁波、太仓为干线港的港口群,南部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为枢纽港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制造中心地位形成,我国港口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沿海港口大型深水泊位短缺,尤其是专业化集装箱泊位不足;二是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不足导致大型枢纽港码头超负荷运转,2003年上海港设计装卸设计能力只有850万TEU,实际吞吐量达到1128万TEU,集装箱港口利用率超过1.3;三是长江口、珠江口出海航道及沿海主枢纽港进出港航道能力仍然不足,适应不了我国外贸吞吐量的变化。     目前我国集装箱业务主要是集中在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和宁波等几个沿海大港。2003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基本上都是沿海港口,十大港口占据全国集装箱吞吐总量的83%,比2002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而2003年前十名的设计吞吐能力仅为4300万TEU,集装箱港口利用率为93%,要比2002年的86%上升了7个百分点,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越来越紧张,特别在上海和深圳两个枢纽港。     集装箱港口供给速度明显低于需求增长速度。1998~2003年期间,中国十大集装箱港口吞吐能力复合增长率为26%,同期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复合增长率为31%。同时,集装箱港口的利用率也从1998年的74%上升到2003年的93%。集装箱港口供给速度明显低于需求速度增长,并且这种状况还会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     根据目前中国十大集装箱港口的发展规划来看,2004年吞吐能力为4900万TEU,2008年吞吐能力为7900万TEU,2004~2008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3%。而2004年1~9月十大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就达到3711万TEU,同比增长了28%,预计2004年全年为5120万TEU,集装箱港口利用率超过1.04。预计2008年吞吐量将达到9900万TEU,集装箱港口的利用率将达到1.25。在这期间的复合增长率为20%。集装箱港口需求增长超过供给,中国集装箱港口业繁荣将是必然。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经贸活动存在区域不平衡,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相对发达,并且这两个地区的对外经贸活动是在中国对外经贸中占有最为重要的比重,这决定了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港口货物的吞吐量会以更高的增长速度增长,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上港集箱股份有限公司(600018,以下简称“上港集箱”)与盐田港的盈利潜力更加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