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2日 国际原油价格创历史高点,为每桶55.17美元
2004年12月22日 国际原油价格每桶44.24美元
2004年的国际原油市场都处于极度“亢奋”之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纽约市场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突破每桶50美元心理大关,直至10月22日触及历史高点55.17美元。有人当时
断言,世界将与低油价时代告别。不过,近期国际油价一直在每桶50美元上下波动,很多经济学家就此指出,一旦困扰石油供应的不确定因素烟消云散,国际能源价格将回落至“正常水平”。
事实上,参照国际能源机构和欧佩克的统计数据,2004年全球原油平均日需求量和供给量都在8200万桶上下浮动,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平衡相当“脆弱”,造成了今年以来任何关于石油供应的“风吹草动”都在油市上掀起了一次次“轩然大波”。
就全球对石油的需求而言,自2003年夏天开始,美国经济重新展现活力并逐步进入复苏周期,全球另外两大经济体日本、欧盟虽然起步较慢,但经济状况也逐渐好转。再加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球经济出现了整体复苏。这种“亦步亦趋”的复苏状况反映到能源方面自然是需求大增。从国际组织和各经济体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测出发,全球石油需求旺盛局面还将延续到2005年。
与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相对应的是,世界石油产能已经逼近极限,近一年来全球石油供给出现了异常严峻的紧张状况。两次增产之后,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已经接近“天花板”,非欧佩克产油大国俄罗斯、挪威也因过去几年投资不足而无法大幅增产。据估算,目前全球原油剩余产能只占日需求量的1%,而长期保持国际油价基本稳定的前提是剩余产能要占日需求量的4%以上。然而,如何找到短缺的“3%”,世界主要产油国均一筹莫展。
上述基本面因素导致市场对未来石油供给可以完全满足需求的说法充满怀疑。面对需求持续旺盛的现实,全球石油供需状况所体现出的“脆弱平衡”显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很难逆转未来石油市场出现“供应依然趋紧”的趋同认识。
再来看看一些导致油价波动的“事件性”短期因素。今年以来,伊拉克的紧张局势、肆虐美国墨西哥湾的飓风、委内瑞拉的全民公决、尤科斯逃税案以及产油国尼日利亚和挪威的大罢工,以各种组合方式先后传入石油市场,进而对期货价格涨跌构成决定性影响。分析人士普遍估计,目前国际油价中至少包含了10至15美元的所谓“风险溢价”。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上述不安定因素,原油价格应该下降1/4。
导致油价大幅攀升的另外两个“外力”是美元贬值和投机行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是以美元结算的,今年美元兑其他西方主要货币陆续触及数年来的低点,实际意义相当于抬升了原油价格。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国际游资在油价攀升过程中充当了功率极大的“扩音器”,将一个个短期因素炮制为哄抬油价的炒作题材。欧佩克官员认为,投机行为至少造成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以上;而一家欧洲石油公司的内部资料显示,目前石油期货市场中的“投机溢价”在8至15美元之间。
油价急速攀升再次考验全球经济的承受能力。各国经济学家的普遍观点是,高油价在一定程度上使全球经济增长受挫,但经济复苏“夭折”的可能性不大。经合组织的报告仅把美国2004年经济增长预期数字从4.7%调低至4.3%,而欧元区和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数字则分别从1.6%和3.0%调高至2.0%和4.4%。亚洲开发银行表示,虽然原油价格居高不下,但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将超出预期,今年的平均增长率可能达到7%。
进入11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显著回落,距离每桶55.17美元的历史高点渐行渐远。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三个因素阻止了油价走高:一、美国国内原油库存不断增长;二、布什大选获胜后市场部分资金从能源市场转向股市,油价“泡沫”的形成机制被削弱;三、有迹象显示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正在放慢,这有助于舒缓油市供需矛盾。
对于国际油价的未来走势,尽管市场对原油期货价格由升转跌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在明年开春之前对各种短期因素仍会十分“敏感”。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认为,受石油供应增加和需求增长放缓影响,油价将在2005年出现显著下降。欧佩克则认为油价最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石油市场专家的基本判断是,2005年国际油价回落至40美元以下的可能性有限,但过高的油价也很难持久。
【主持人点评】《小涨大落之势已形成》
作者:王龙云 主持人 高云岗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