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黎珊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名本是骨折的患者,竟被几家大医院诊断为“软组织损伤”,不但让患者增加了许多痛苦,而且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现今,误诊现象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疾病的误诊误疗已成危及患者健康与生命的医疗“公害”。
临床误诊率高达30%
据卫生部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临床误诊率在30%左右,某些疑难病例的误诊率达到40%以上,器官异位误诊率高达60%,个别单病种的误诊率甚至达到90%。这意味着10个病人至少有3个被误诊,这是多么可怕的百分比。误诊已经成为医学界、法律界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日前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中指出,“慢阻肺”已经被列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等。中国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达100万,但我国“慢阻肺”的漏诊和误诊比例却高达70%。医生大多根据患者咳嗽、咳痰、气促作为诊断“慢阻肺”的依据,但患者中仅一半多的人有明显症状,而大部分无症状的病人易被忽视。当很多人发现自己走路、上楼梯气促时才就诊,其实为时已晚。
记者在一些专科医院中见到很多因为误诊而转院治疗的患者,有一位本是脑瘤的患者却被医院诊断成精神病。按照精神病治疗方案对其治疗了半个多月,才发现诊断错误后,被转院治疗……尽管许多像这样被误诊的病人经过再次确诊后都获得了正确的治疗,但误诊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创伤更大。而且,误诊不但延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临床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在高新技术仪器不断涌现的今天,误诊率为何居高不下?误诊怎么成了生命“杀手”?
医学界的教授分析指出,首先是很多医生临床经验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国内的临床医生,普遍存在忽视临床基本技能锻炼的问题,诊断时只简单地问问患病情况,不去深入了解患者生病的详细过程及与本病相关的病史等,因而极易造成误诊。
其次是临床思维能力偏差。很多患者在确诊前已经多次求医,但医生往往根据表面现象就误诊为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一般都是要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真正找到病因。在这其中要在多个科室中辗转,医生的专科经验所形成的惯性思维,阻碍了其正确诊断。
过分依赖高新仪器也是误诊的原因之一。临床总体误诊率并未因诊疗仪器日新月异的发展而降低,而由于过分依赖仪器检查结果而导致的误诊达14.7%。各种现代仪器和检测方法,都只是医生感官的延伸,不可能取代大脑的思维和临床观察。有时现代化的检查设备不但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成了医生临床思维的框框,以致坐失良机,因此不能忽视高科技设备的负面因素。老一辈医学家陶恒乐教授曾说:“医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先进仪器,但是永远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
在诊断领域里永远不会有“一招鲜,诊遍天”。只有掌握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有深厚的专业和基础理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诊断水平,避免误诊。
回答“误诊!”医生岂能如此轻描淡写
病人苦于对医生的“盲从”,往往被一句轻描淡写的“误诊”就搪塞过去,孰不知这将会给患者带来什么———轻的是时间、精力、金钱上的耗费;重的就是生死的较量。
一位著名的内科教授指出,青年医生可能因为经验不足而误诊,专家如果仅凭经验也会误诊。误诊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但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日前,有个别医生对“误诊”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误诊”虽然算不上是医疗事故,但它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医生岂能就这样简单应付了之。
一位医学界的老前辈曾经说过,如果社会上每个职业岗位上的人都可以以工作压力大、风险大、不堪重负为由而草菅人命,那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医生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生命的人,所以医生一定要有高度责任心;在每次面对病人时必须全神贯注,认真诊断病情;在手术前认真做好准备,防止意外发生;在手术后认真保管病历,便于和患者沟通,解决彼此的矛盾。这是各个医生起码的职业道德。
《市场报》 (2004年12月24日 第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