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前沿观察:涨价背后是利益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14:3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彭兴庭

  北京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等六大景点的大幅涨价牵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在媒体的层层追问中,涨价背后的利益机制也渐渐被剥离出来。“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化来实现的吗?许多网友的追问也让我思考应该怎样来算涨价这笔账。

  旅游资源,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不仅仅是某一个单位或者说北京市的“私有财产”,它是中国的,乃至是世界的自然、文化资源。作为供给社会的公共产品,旅游参观点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特征,就是本身存在着“独此一家”的垄断性和外部效应。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市场失灵的范畴,是无法单纯的用市场来调节的。现在我们反过来要通过涨价这道杠杆来“市场化”,假如一旦失去控制,无疑将使得景点被滥用,到那时,自然、文化遗产不是被保护而是被彻底破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反映供给能力和居民的消费水平,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对旅游资源进行适当的价格调节,这本来是合情合理的,可是,在这个调价方案中,我们看到的是成倍,甚至两倍、三倍的上涨。这种价格考虑到了居民的心理承受力了吗?是否掂量了一下更多的外地来京旅游消费者的钱包?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有这么一个特点,一旦资源变得稀缺了,就喊着要涨价,市场好像变成了一个万能的工具,可以调节一切。却不知市场的局限性往往使得市场经济变成了一种坏的市场经济。

  这也让我联想起了这两年水、电等资源的涨价。实际上涨价背后就是自来水公司可以按涨价后的营业额提一定的百分比变成工资。有了这种利益机制,他当然就喜欢涨价。现在来看北京六大景点的涨价,他们所给出的理由是: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弥补保护资金缺口,限制超负荷的参观客流。这都是有可推敲之处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是靠货币来表现的吗?资金到底存多大的缺口,需要涨这么高的价吗?以涨价这种制度设计能限制“参观客流”吗?我们有资格怀疑这六大景点背后存在的利益机制。

  市场经济也有好坏之分,当市场变成了某部分利益群体牟利的工具,这在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特权经济,一种坏的市场经济。自然、文化等旅游资源“独一无二”的垄断性给了这种坏的市场经济以可趁之机。我们必须明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资源,远远超过狭隘的经济价值。将政府对遗产的资源管理又混同于政府与一般国有企业的关系,企图通过市场定价来阻止资源的流失和浪费,这是重大的概念混淆。

  (晓航/编制)(来源:金羊网)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