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造林,首选XX”,在央视黄金时段,葛优所做的广告让人们认识了一种新的造林形式,而“焦点访谈”节目则对合作造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质疑。作为市场机制下产生的非公有制林业经营模式——合作托管造林成为近期林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业内人士认为,只要规范运作,“托管合作”有望缓解木材供需矛盾。
吃螃蟹者:多方从中受益
走进北京通州区永乐店镇,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感觉置身江南。这里就是北京最先实施林业“合作托管”的地方,不仅有先进的林科站、齐全的化验设备和科研设备,对土壤、水分的营养做定期监测,专家还可根据树叶测定林木所需的养分。
“托管合作”在外国诸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早已是一种成熟的林业管理模式,它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益法则,将农民、投资者及管护公司三者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促进了林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各方均有收益,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意义深远。
资料表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仅占世界林木资源的3%,2000年,用于木材进口的外汇已达到106亿美元,并且以19%的速度逐年递增。由于我国的木材年需求量为3.7亿立方米,国内每年仅能供给1亿立方米,缺口已达到2.7亿立方米。因此,木材供需矛盾越来越紧张。
2002年,国家启动了六大林业工程的最后一个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计划在15年内,建设约2亿亩速生丰产林,以缩小木材需求缺口。2003年6月,国家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于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加强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起到关键作用。
长期关心生态建设的民营企业家李勇虎立刻意识到其中的机遇,率先引入了先进的林业发展模式——托管合作,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第一家市场机制运作的林业公司——北京聚隆迪林业发展公司,继成功建立通州永乐店基地后,又在河北开辟了定州基地。
李勇虎认为,林业的特点是投资周期长,要求规模化,讲究科学化、专业化。选择林业经营,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解决目前市场的木材需求问题。而“合作托管“在国外已有成功先例:用农民的土地,给农民以补偿;用市民的资金,所有权归市民;由公司牵头解决种树过程中的集约化问题、技术含量问题。农民就地变成林业工人,参与种树及管护工作,长远利益和即时利益看得到,摸得着;公司得利,建立了自己的原材料基地,为下一步发展林业产业链做好了准备;国家绿化面积迅速扩大,木材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
专家学者:引进保险机制
清华大学公共政策管理学院教授齐晔认为,投资林业是一项利国利民又利已的事情。现在林业资源供不应求,现有林产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而且这一现象会越来越严重。林业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意义在于,无论是在经营的专业化方面还是在市场运作方面,它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林业托管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例如,如何打消农民的顾虑以及如何得到投资者的信任;其次是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策上:二是市场风险:三是天灾人祸等不可预测风险。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翟明普说:“林业托管从总体上来讲有利于国家林业发展,有利于农民和投资者利益,而且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也很有意义。”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表示,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和利益法则,放开林业经营权,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经营集中,走市场化的道路来发展我国林业,这就要靠企业家的实践来摸索出一条中国林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美国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董事长刘锐则认为,植树造林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是所谓的绿色银行,是否有保障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有些公司连林权证都没有,也在作林业托管,因此引进保险机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林监会,健全保险机制,广大投资者心里就踏实了,这样对投资者、对政府、对托管公司都是有利的。
业界人士:应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林春桂,原河北保定市林业局副局长,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谈起林业“托管合作”,他说:“刚开始不十分相信,后来很快转变了观念,一是看到了当地老百姓有实际利益;二是从宏观上讲,运用此种模式确实加快了造林的速度。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与原来粗放型管理模式相比,前者比后者林木生长量提高了30%。
原河北定州市林业部门干部盛志杰认为,“托管合作”一是给当地农村引进了资金,引进了项目,是一项扶贫富民工程;二是迅速提高了当地的生态效益,是一个生态工程;第三还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储备问题。
河北定州市林业局局长陈红军说说:“不花国家一分钱,就造了几千亩林子,而且成活率很高,这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可见经营模式十分重要,公司加农户的管理方式确实出效益。”
河北曲阳县林业局高级农业师赵永强表示,采用“托管”,加快了绿化速度,增大了绿化面积。现在民营经济投入林业已形成了一种趋势,因此国家若尽快出台林权合理流转的实施细则,将更利于非公有制林业的快速发展。(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