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12月21日电中国钢铁业持续2年多的高速发展,正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困惑:国内企业“急吼吼”地在国际市场上自相争抢高价资源,中国铁矿石进口开始发“高烧”。
眼下,在全国各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居高不下,这些压港库存大多来自印度。国内企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年第三季度,这些世界上品位不算最高的印度铁矿石进口到中国的到岸价竟报出每吨84.12美元的高价。而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矿澳矿同期每吨到岸价为
42.74美元。
西方权威咨询机构及一些媒体纷纷推出报告和预测,有些“把中国看成一只张着大口的狮子,似乎要把世上的金属原料资源一扫而光”。令他们大呼“铁矿石末日将至”的理由是,“中国狮子”的胃口似乎越来越好。
众所周知,中国国内铁矿石资源状况并不理想,铁矿平均品位仅32.67%,杂矿较多,大型矿床仅占5%,可采储量较低。
事实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人士亦承认,中国钢铁业至少到2010年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中国利用国际铁矿石资源的力度确实还会加强。
另一个佐证是中国新增钢铁产能布局的走向。中国老钢铁基地过去一般都分布在铁矿附近。现在国内钢铁业内的专家学者几乎一致建议新建大型钢厂应选址在沿海地带,以利于铁矿石进口和钢材贸易之便。
但情况似乎并不像国际舆论所想的那么糟糕。
国际投资银行在一份预测中说,至2010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比2003年增长77.13%。但即便如此,在未来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国际铁矿石供求基本能够达到平衡。
世界第一钢铁巨头阿赛洛也已作出预测,未来几年世界铁矿石产能可增长50%,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人士提醒说,国内中小企业应该及时与宝钢等大型企业构建国际采购联合体,以整体力量加重在国际市场的谈判砝码,同时提高采购的透明度。
在某些市场人士看来,正是国内中小企业自己把铁矿石的价格给抬高了。眼下,国内企业竞相分散地到印度参与矿石竞价。这种“分散的集中采购”在时机和节奏把握上毫无章法,连带把运输业的“热度”也拉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