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公平唱主角“霸王”受围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 12:31 商务部网站

  在线国际商报讯实习生李高超报道 12月20日召开的中国首届“霸王现象”研讨会上,2004年度“中国公众心目中十大公平交易企业”揭晓,海尔集团、联想集团、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企业荣获2004年度“中国公众心目中十大公平交易企业”称号。

  各地的参会单位和与会代表共同起草并签署了《公平交易宣言》。《宣言》倡议:各行业坚决谴责和自觉抵制“霸王条款”;政府和社会联手,从立法、体制改革、制订有效法
规、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入手,杜绝“霸王现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表彰公平交易企业,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经营者与消费者以诚相待,厂商之间密切协作,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关系。

  研讨会上同时公布了有“霸王”现象的十大行业,涉及电信、房地产、保险、电力、教育、医疗、银行、铁路、交通、超市等行业。中国社会调查所归纳了五大“霸王”作风具体的表现形式: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和消费者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违反法律规定、任意扩大经营者权利;经营者减免自己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的义务;经营者利用模糊条款,掌控最终解释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相关调查显示,超过95%的人对“霸王现象”或“霸王条款”有一定了解。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产业报协会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多家知名媒体共同展开了“各行业反不平等条款联合行动”暨首届“霸王现象”大讨论。

  “霸王现象”和“霸王条款”目前在我国各个行业的交易中都存在。有关调查显示,仅有2.54%的消费者没有遇到过“霸王条款”或“霸王现象”,17.46%的人认为其遇到过的数量非常多,52.70%的人认为遇到的数量比较多,有51.45%的人认为这种现象在我国各个行业比较普遍存在。

  与会的法学家和经济学家探讨了“霸王现象”产生的根源,一致认为其源自经营者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的滞后与陈旧,是计划经济旧体制的产物,也是垄断体制和垄断思维的衍生品。

  专家指出,“霸王现象”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公平、公正的原则背道而驰的,如果还让其继续发展下去,必将对消费者和处于弱势群体的一方的权利加以多方限制,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和弱势群体的权益,阻碍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所以必须加以根除。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平交易秩序,消灭“霸王现象”,与会专家纷纷献计献策。“我们可以把‘霸王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行业垄断造成的,另一类是由经营者本身造成的。”商务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秘书长姚广海指出,要消灭这种现象,首先要有强有力的法律武器,要加紧《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的修改和制定;其次,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政企分开;最后要提倡行业自律。

  “在立法上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并提高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同时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另外,形成政府、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共同围攻‘霸王现象’的氛围,推动公平交易秩序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法研究所副所长徐孟洲提出上述建议。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长刘小平认为,建立社会公正秩序的过程中,要扭转“霸王现象”,应该从观念的转变入手,将含有“霸王条款”的格式合同视为一种特殊的合同进行监督。她透露,目前已有浙江、上海的等省市在尝试进行格式合同的登记备案工作。

  此次研讨会由本报在内的30余家新闻媒体联合发起,中国社会调查所具体实施调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中国产业报协会会长曹恒武,国内知名的法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国家各部委协会的领导和全国各行业200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