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股东减持蒙牛股份 看空中资股或落袋为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 10:46 证券时报 | |||||||||
    12月20日,蒙牛乳业(2319)公布,三家外资股东 MS Dairy、CDH及 Actis,合共减持168238371股股份,售价为每股6.06港元,减持量占公司总股本约12.3%。三家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相应由31.2%降低为18.9%,不排除其再次减持的可能。在蒙牛上市后3个月禁售期刚过(即12月10日),三家外资股东急不可耐大规模减持,究竟说明了什么?
    2002年10月,该三家投资者入股蒙牛。一年半后,蒙牛如期上市。笔者估计,此次减持获利颇丰。三家机构的投资类似于对创业企业后期的风险投资,资本一般会在企业上市后很快套现。从时间的紧迫性看,不排除与外资机构对公司发展前景感到担忧有关。     大型减持的两种可能     一般大型减持,无外乎两种可能:其一,投资者看淡公司发展前景,认为未来股价增长潜力不大;其二,由于会计结算或急需现金原因,投资者愿意将一部分股权投资变现、落袋为安。我们认为,蒙牛三家外资股东的减持,不管是何种原因都有可能。     最关键的是,要观察外资是否有看淡蒙牛公司的发展前景。乳业作为大众消费品行业,与宏观经济关系很大。纵观内地经济,已具备由高速增长向较低速度增长的过渡趋势,这是基本判断。根据内地经济的现实状况,可将经济增度大致分为三个区间:9%或以上,属于过快增长(内地经济在9%以上的增速主要靠不能持久、短期的固定投资牵引和维持);7-9%之间,属于合理增长;低于7%的增速,即属偏低。目前,我国已对9%以上的增速属于过热增长达成共识,并会对此采取“降温”手段。而结果不外乎两种:一是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9%之间,属于“软着陆”;二是经济增长速度降到7%以下,成为“硬着陆”。笔者之见,诸如2003-2004年的经济高增长将不会持续。     粗略判断,在经济高增长阶段,几乎对所有行业来说,都是利润增加阶段。换言之,当经济速度下降后(即9%以下),大部分行业的利润增幅将下降。这样,自然引出一个观点:排除个别因素,各行业的利润都将大幅放缓。考虑到经济周期性,笔者预计各行业利润将在未来2-3年走下坡路。随着行业利润增幅放缓,原先包含在股价中的利润增长系数也相应降低。理论上,必然导致中资股估值水平的降低。     所以,蒙牛三家外资股东看淡发展前景,是有相当充足的理由。即内地经济增速相对放缓以后,正在高速成长的乳品业可能会受到冲击。     看空中资股是否具有普遍性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更广的层面,即外资看淡内地经济,从而看空中资股是否具有普遍性?从两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端倪:其一,个别外资已经开始大规模减持中资股。12月10日,摩根大通大规模减持中资股,减持家数达18家,市值约37亿港币,占当日中资股交易量的71%,并导致H股下挫;其二,外资大行已经开始唱空内地经济基本面。比如,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提出观点,认为“中国地产泡沫即将破裂”。可想而知,房地产价格崩溃对内地经济产生多大的打击。摩根大通的减持和摩根士丹利的观点可能一脉相承,外资机构是否开始看淡中国经济,从而减持中资股还有未知因素,仍无法准确判断。但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千万不要忽视摩根大通的这一减持行为。     其实,中资股的参与者主要集中在各个外资机构上。其中,尤以摩根大通最为活跃。其旗下的国企股组合超过20只,涉及金属、消费、公路、电力和化工等多个行业,市值达250亿港元,多只股票的持股量达10%以上。可以说,基金的动向对中资股后市具有指标作用。     防患于未然     参与的广泛性(即持有各类H股股份)、股权的集中性(即权益集中在几个外资基金)使少数外资机构对中资股的操控得心应手。历史经验看,外资大行在香港市场的交易行为十分默契。笔者看来,即使外资未有操纵中资股的意愿,他们统一看空内地经济及中资股的可能性也较大。     如果这一趋势得以强化,外资看空中资股的观点得到共识,那么还未等中小散户明白过来,中资股已跌去甚多。况且,之前一年多,外资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全面抛售的机会更大。笔者建议,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外资机构的交易活动,以期防患于未然。
|